晨星又摘。千里惊孤客。回首处,槐阴碧。燕云清梦断,湘水归帆急。双鬓白。年来已是悲凉极。
中岁支离日。未许茅檐蛰。祝我语,墨犹湿。故人何以报,皎皎间关迹。愁万叠,死生离别天南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晨星又摘。千里惊孤客。回首处,槐阴碧。燕云清梦断,湘水归帆急。双鬓白。年来已是悲凉极。
中岁支离日。未许茅檐蛰。祝我语,墨犹湿。故人何以报,皎皎间关迹。愁万叠,死生离别天南北。
《千秋岁·挽鲁达生同年》是清末民国初魏元戴的作品,出自《沧江岁晚集》。该词描绘了作者与故人的离愁别绪以及岁月流逝带来的感慨。《千秋岁·挽鲁达生同年》的全文如下:
晨星又摘。千里惊孤客。回首处,槐阴碧。燕云清梦断,湘水归帆急。双鬓白。年来已是悲凉极。中岁支离日。未许茅檐蛰。祝我语,墨犹湿。故人何以报,皎皎间关迹。愁万叠,死生离别天南北。
这首词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表达,展现了作者对过往岁月的回忆和对故人的怀念。其中,“晨星又摘”暗示了时间的飞逝,而“双鬓白”,则透露出岁月无情,青春易逝的无奈。整首词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一幅离别的画面,让人感受到那份深深的愁绪和不舍。同时,词中的“墨犹湿”也表达了作者对故人的深情和未尽的思念,使得整首词更加感人至深。
《千秋岁·挽鲁达生同年》不仅是一首情感饱满、意境深远的文学作品,也是对过去时光的一种缅怀和对生命的深刻思考。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和研究,读者能够更深入地理解中国古典诗词的魅力和价值,感受到作者的情感世界和思想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