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同年李荣斋大令其二

恩怨鸩媒翻复时,同官叵测祸尤奇。
宦无半载生同尽,身有千秋死或知。
鹤吊已虚磨镜具,松风长护墓门碑。
天章恤典光泉壤,岂独微臣感激恩。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挽同年李荣斋大令其二》是清代瞿家鏊创作的文学作品,通过深情的笔触表达了对同僚不幸遭遇的哀悼和对其一生的回顾。以下是对《挽同年李荣斋大令其二》的详细介绍:

  1. 作品原文
  • 恩怨鸩媒翻复时,同官叵测祸尤奇。
  • 宦无半载生同尽,身有千秋死或知。
  • 鹤吊已虚磨镜具,松风长护墓门碑。
  1. 注释译文
  • 注释:《挽同年李荣斋大令其二》是瞿家鏊的作品,表达了作者对于同僚去世的哀思和对其生平的回顾。
  • 译文:在恩怨交织的复杂环境中,同僚的命运多舛,遭受的祸患尤为奇特。宦海浮沉未及半载,便与世长辞,其一生虽然短暂,却有着不朽的价值和影响。
  1. 作品赏析
  • 人物刻画:通过对李荣斋的描述,展示了其在官场上的坎坷经历以及对权力斗争的无奈和妥协。
  • 情感表达:诗中的“宦无半载生同尽”,反映了对同僚过早离世的惋惜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1. 写作背景
  • 时代环境:清朝时期的政治环境和官场生态为作品提供了背景。瞿家鏊身处这样的时代,其作品自然带有那个时代的特色。
  • 个人经历:瞿家鏊的个人经历可能与李荣斋相似,这使他能够更深入地理解作品中的情感和主题。

《挽同年李荣斋大令其二》不仅是一篇表达哀思的文学作品,也是对那个时代官场生活的深刻反映。通过对李荣斋命运的描写,瞿家鏊展现了他对人性、权力和生命价值的思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