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过石门

溪流曲折绕城根,客棹夷犹过石门。
小市疏镫沿碧柳,平桥细雨近黄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晚过石门》是清代文人魏之琇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人文环境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当时社会生活的深刻感受和对自然的热爱之情。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及其作者:

  1. 作者简介
  • 魏之琇(1645-1703),字圣几,号南竹。他出生于仁和,是一位有影响力的清代文人。魏之琇的作品以其深厚的文化内涵和精湛的艺术表现力著称于世。
  1. 诗歌原文
    溪流曲折绕城根,客棹夷犹过石门。
    小市疏镫沿碧柳,平桥细雨近黄昏。

  2. 诗歌赏析

  • 自然景观描绘:《晚过石门》中的第一句“溪流曲折绕城根,客棹夷犹过石门”通过“溪流曲折绕城根”和“客棹夷犹过石门”两个画面,展现了一个宁静而古朴的水乡景象。这里的水流绕过古城的角落,仿佛在述说着历史的沧桑,同时,游客乘着船悠然地经过这座石门,增添了一丝游子的悠闲与自在。
  • 人文环境描绘:“小市疏灯沿碧柳,平桥细雨近黄昏”这两句则细腻地描绘了城市的夜市和行人。夜市中的灯火稀疏,照亮了街道两旁的碧绿柳树;细雨如丝,落在平桥上,给这个黄昏时分的城市带来了几分静谧与幽深。这种描绘不仅仅展示了城市的生活气息,也反映出诗人对都市生活的某种感悟和理解。
  1. 主题与思想内容
  • 《晚过石门》不仅仅是一篇描写自然景色的诗作,更深层次地反映了诗人对于人生、历史和自然的思考。诗中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有对于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影响的关注。通过这样的艺术表达,诗人试图唤起人们对环境保护的意识,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

《晚过石门》不仅是一首描绘自然风光的诗歌,更是一首蕴含深厚文化意蕴和生活哲理的作品。它不仅让我们欣赏到了诗人的才情和对美的追求,也让我们思考如何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如何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找到一种内心的平静和平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