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淘沙 · 晚坐城东书屋

占得夕阳多,宝塔峨峨。须臾又是一轮过。白地光明都入画,树影婆娑。
寂寂奈愁何,日月如梭。急须小酌洗香螺,生怕晨钟容易响,酒也蹉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浪淘沙·晚坐城东书屋》是瞿镛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以其独特的意境和深刻的内涵,在文学领域内占有一席之地。下面将具体介绍这首诗:

  1. 作者介绍:瞿镛是清代的诗人,以弘扬国学,传承文化为己任,他的藏书楼“铁琴铜剑楼”闻名遐迩。他的这种精神不仅体现在个人修养上,也反映在他对诗歌的创作上,使得《浪淘沙·晚坐城东书屋》等作品具有深远的文化价值。

  2. 作品原文与翻译:《浪淘沙·晚坐城东书屋》全文如下:
    占得夕阳多,宝塔峨峨。须臾又是一轮过。白地光明都入画,树影婆娑。
    寂寂奈愁何,日月如梭。急须小酌洗香螺,生怕晨钟容易响,酒也蹉跎。
    这首诗的译文可以表达为:“夕阳下,宝塔巍峨,转眼间又是一个轮回。白日的光辉全都映入画中,树影婆娑。静默中,只能感叹时光荏苒,生怕晨钟响起,怕的是美酒易散。”

  3. 作品赏析:《浪淘沙·晚坐城东书屋》通过对夕阳、宝塔、光阴和酒的描写,传达出一种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美好事物难以长久的无奈。诗中的意象丰富而具象,如夕阳、宝塔、树影等都富有诗意,构成了一幅幅动人的画面,让人产生共鸣。

《浪淘沙·晚坐城东书屋》不仅仅是一首诗,它更是清代文人瞿镛对于生活、自然以及时间的一种独特感悟。通过对这首诗的阅读与理解,读者能够更深刻地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及其在现代社会中的传承与发展。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