钤山

仙台对县门,长桥跨溪水。
策杖作山行,翛然远城市。
登顿入薜萝,盘旋出碨礌。
草木杂青黄,沙土明赤紫。
上有屋数间,荆榛连废址。
当年分宜相,通籍仍归里。
始愿慕圣贤,诵法实居此。
一意典坟间,九年冰雪里。
如何入阁后,顿易平生履。
履霜不早戒,患由利熏始。
太阿一倒持,侵欲而崇侈。
路人多侧目,奴辈竞希旨。
爪牙罗义儿,淫荒纵爱子。
政必以贿成,忠必以谏死。
孽海徒自深,急流不知止。
太阳忽回光,冰山奚足恃。
徒令大奸名,千秋入青史。
读书期明理,理明讵若是。
十罪有余辜,故乡人不齿。
草庐望依然,游人每回趾。
青松与白云,叹息蒙遗耻。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钤山》是一部文学作品。它由明代文学家严嵩所撰,是《钤山诗选》的七卷本,杨慎对其进行了辑选并进行了批注。《钤山堂集序》作为该书的序言,不仅体现了作者对诗歌艺术的深刻理解与独到见解,而且反映了明代中叶的社会风貌和文人心态。

从创作背景来看,《钤山》的创作与作者严嵩的政治生涯息息相关。严嵩,字惟中,号介溪,江西新余人,其生平经历复杂多变。在政治方面,他主持编修《宋史》,但因贪贿误国而被世人所诟病。这种复杂的人生经历为他的文学作品注入了独特的情感色彩,使得他在描绘自然山水时既展现了诗人的高洁情操,也透露出他对现实社会的深刻反思。

在艺术风格上,《钤山》展现了严嵩在诗歌创作上的深厚功力。通过对《钤山》的深入分析,可以发现其中包含了丰富的文学手法和深邃的艺术内涵。例如,书中有清代王式通、郭曾炘、黄浚等人的题跋,这些题跋不仅仅是简单的文字记录,更是对作品深层次意义的探讨,展示了《钤山》在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

《钤山》的思想内涵也是其艺术魅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王阳明的哲学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这也影响了《钤山》的创作。通过对比其他文学作品,可以发现《钤山堂集序》中的独特文学手法不仅服务于主题思想的表达,而且深刻影响了明清两代的文人,成为他们学习和效仿的典范。

从文学价值上看,《钤山》不仅是严嵩个人创作的结晶,更是整个明代中叶文坛的重要作品。它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政治背景和文化氛围,同时也体现了文人对于自然和人生的感悟。通过对《钤山》的研究,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明代文化的发展脉络以及文人的生活状态。

《钤山》的文学地位还体现在它对后世的影响上。无论是对诗歌艺术的探索,还是对文学理念的追求,《钤山》都展现出了不朽的价值。它在历史上的地位不可小觑,成为后来学者研究的重要对象。

《钤山》不仅是严嵩个人的文学成就,也是明代中叶文学的一个重要代表。通过对这部作品的深入研究,不仅可以领略到明代文人的精神风貌,还可以感受到他们在面对复杂社会环境时的文学追求和审美情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