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上有池池上天,天风吹下雨绵绵。
一泓秋水远如画,半亩青苔未散钱。
月窟清寒源不涸,星河朗澈景无边。
登高也作南溟想,诗思滔滔如涌泉。
屯山大八景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屯山大八景》是一首七言律诗。下面将对该作进行详细介绍:
作者介绍:罗秀惠,字蔚村,号蕉麓,台南人。罗秀惠曾师事举人蔡国琳,光绪年间取中举人。乙未之际,他曾上书谏阻割台,后避居北京。未几,返台定居安平,曾任《台澎新报》、《台湾日日新报》编辑。
创作背景:该诗的创作时间为清末至民国年间,反映了当时社会动荡和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思考。
诗歌原文:《屯山大八景》全文如下:
寒空秀出玉亭亭,坐镇危峰向北溟。拔海三千高上上,奔涛百万捲冥冥。飞花沃雪分先后,映日烘云判尹邢。大小晴岩推第一,白头相对笑山灵。
独上谱茶坡上游,大观高阁坐科头。涛声万里长江至,岭雾千重八里收。百杵梵钟山隐寺,夹轮风月笛吹楼。浊尘不到摩天指,电火星星台北州。
牧草繁芜深又深,池东亦有小桃林。村庄儿女多台笠,吪寝牛羊满地阴。今日归田为老圃,昔年洗甲挽笠心。此中何处无人世,独立高原扣角吟。艺术特色:
- 意象丰富:诗中使用了“寒空”、“玉亭亭”、“北溟”等形象描述,展现了屯山的壮美景象;
- 语言优美:“飞花沃雪”、“映日烘云”等词句描绘了自然景色的动态美;
- 情感深沉: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以及对故乡深深的眷恋。
《屯山大八景》不仅展示了罗秀惠卓越的文学才华,还反映了晚清至民国时期社会历史变迁和文化风貌。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读者不仅能领略到传统中国诗词的艺术魅力,还能深入理解诗人的情感世界与思想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