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太华山·苍龙岭

纡回下平坡,削成当左冲。
青霄岚彩灭,蜿蟺垂苍龙。
修鳞剥石藓,高脊突剑锋。
神物倏幻化,雷雨愁相从。
玉京多栏楯,琪树无春冬。
咫尺不可接,劳心益忡忡。
危巢见炊烟,下界闻夕钟。
相携戒前路,日暮崖霜浓。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登太华山·苍龙岭》是一篇描写华山苍龙岭险峻景观的诗歌,由清代诗人颜光敏所创作。下面详细介绍一下这首诗:

  1. 诗歌原文
    纡回下平坡,削成当左冲。青霄岚彩灭,蜿蟺垂苍龙。修鳞剥石藓,高脊突剑锋。势若游龙矫,云深路更凶。仰攀危石磴,俯听风雷轰。幽人不可测,此意谁能通。
  2. 诗歌赏析:该诗描绘了诗人登山时所看到的华山苍龙岭的壮丽景色。从“纡回下平坡”开始,诗人就描绘了山势起伏,曲折蜿蜒的特点。接着“青霄岚彩灭”,形容山峰之上云雾缭绕,给人一种神秘莫测的感觉。最后“势若游龙矫,云深路更凶”,形象地表现了苍龙岭的高峭和陡峭,让人心生敬畏。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深刻的内涵,展现了苍龙岭的险峻之美,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
  3. 诗歌背景:颜光敏的《登太华山·苍龙岭》创作于清朝乾隆年间,那时华山作为皇家游览胜地,其自然景观和文化价值得到了极高的评价。颜光敏作为当时的文人墨客,他的诗歌作品常常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文化风貌和个人的思想情感。这首诗可能也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通过描绘苍龙岭的险峻,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敬畏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4. 诗歌影响:《登太华山·苍龙岭》不仅是颜光敏诗歌创作的代表作之一,也是研究清代诗歌和华山文化的重要文献。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文字和深刻的意境,展示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命哲思的理解,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颜光敏的《登太华山·苍龙岭》不仅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吸引着读者,还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价值。这首诗通过对苍龙岭的描绘,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壮美和人文环境的复杂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