纡回下平坡,削成当左冲。
青霄岚彩灭,蜿蟺垂苍龙。
修鳞剥石藓,高脊突剑锋。
神物倏幻化,雷雨愁相从。
玉京多栏楯,琪树无春冬。
咫尺不可接,劳心益忡忡。
危巢见炊烟,下界闻夕钟。
相携戒前路,日暮崖霜浓。

【注释】

纡回——曲折。

下平坡——从山脚开始。

削成——形容山势陡峭。

左冲——指华山的左侧。

青霄岚彩灭——形容山顶云雾缭绕,天色渐暗。

蜿蟺——蜿蜒曲折。

苍龙——此处指山峰。

修鳞——指山石的锋利边缘。

剥石藓——指山石上的苔藓被风化剥落。

高脊——指山峰的最高处。

突剑锋——指山峰如同利剑般直插云天。

倏幻化——迅速变化。

雷雨愁相从——雷雨降临时,山峰仿佛在忧愁地陪伴着。

玉京——传说中的天宫。

栏楯——古代建筑中用来遮挡风雨的栏杆。

琪树——神话中的仙树。

咫尺不可接——形容距离之近,几乎无法接触。

劳心益忡忡——因为思念而心神不宁。

危巢见炊烟——在危险的悬崖上,偶尔可以见到炊烟升起,暗示生活虽艰险但依然有希望。

下界闻夕钟——在山下听到夕阳下的钟声,意味着远离尘世的宁静与安详。

相携戒前路——相互扶持,提醒彼此注意安全前进。

日暮崖霜浓——太阳落山时,山峰上的霜气更加浓厚。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登山时的所见所感。首句“纡回下平坡,削成当左冲”,描绘了山势的崎岖和雄伟。接着“青霄岚彩灭,蜿蟺垂苍龙”,以云雾为背景,形象地描绘出山峰的壮丽。第三句“修鳞剥石藓,高脊突剑锋”,进一步描绘了山峰的尖锐和坚硬。第四句“神物倏幻化,雷雨愁相从”,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敬畏和感慨。第五至七句“玉京多栏楯,琪树无春冬,咫尺不可接,劳心益忡忡”,描述了山上的生活艰难和对未来的担忧。最后两句“危巢见炊烟,下界闻夕钟”则展现了山间的生活气息和内心的安宁。全诗以山为主题,通过描绘山的形态、景色和生活气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赞美和对生活的感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