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手河桥怅去尘,历山遥望柳条春。
讼庭尚有南冠客,莫向燕台思故人。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词内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要求“逐句释义”“赏析”。“逐句释义”就是对诗中每一句的内容进行解释;“赏析”就是对全诗的内容、表达的情感及艺术特色进行分析评价。

“携手河桥怅去尘”,首联点出送别之地和送别之人——朱锡鬯,诗人在与友人分手时,依依不舍地伫立在河边的桥上,惆怅不已,仿佛是沾上了一身尘土。

“历山遥望柳条春”,颔联描绘了一幅远眺春天景色的画面。诗人目视群山,只见柳条披拂春风,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这两句写景,既表现了朱锡鬯离别时的依恋之情,也为下文抒情作了铺垫。

“讼庭尚有南冠客,莫向燕台思故人”,颈联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诗人想象朋友到了济南之后,也许会在诉讼厅堂之上遇到一些被追捕而自投罗网的人,这些南冠之囚,也不免要像自己一样想起故乡的朋友。尾联直抒胸臆,劝慰朋友不要因为思念自己而陷入苦闷之中。

【答案】

(1)“朱锡鬯”即朱彝尊,字锡鬯,号竹垞,浙江秀水(今浙江嘉兴)人。清初期著名文学家、学者、思想家。

(2)“携手河桥”:诗人与朱锡鬯在河边的桥头分别。“怅”是遗憾,惆怅的意思,表示两人临别时的依依惜别。

(3)“历山遥望柳条春”:作者眺望远方的群山,看见柳枝摇曳在春风中舞动。“遥”指远处、遥远,形容视线所及之处,突出了距离之远。

(4)“讼庭尚有南冠客”:诗人想象到朋友在诉讼厅堂之上,也许会遇到一些被追捕而自投罗网的人。“南冠客”意指罪犯或囚犯。

(5)“莫向燕台思故人”:诗人告诫朱锡鬯不要因为怀念自己而陷入苦闷之中。“燕台”代指南京城,这里指北京。“燕”,通“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