冥海禺强立天门,啄害下人乘夜昏。
耳间青蛇双噀火,蜿蜒竞与蛟螭奔。
穿穷地肺作陶复,谽谺势欲无昆仑。
大噬羵羊细蝼蚁,苍生履厚徒惛惛。
千雷万霆伏床下,发声直夺飞廉魂。
城郭跳踔金石走,六幕八柱手可扪。
威斧怒划裂平壤,幽光腾闪疑陆浑。
黄泉激水立千丈,虹霓交射相并吞。
踉跄裸体走旷野,摩挲大树同鸱蹲。
荒鸡不鸣狗乱吠,行冲南纪犹啍啍。
闾门渐返寻骨肉,眼明喜见扶桑暾。
恍疑中宵现妖梦,一时庆吊忘饔殄。
共言巨鳌覆公餗,缩颈自请甘钳髡。
高陵深谷瞥然改,岳渎亦失公侯尊。
嗟尔东人出兵燹,版筑未就三冬温。
焚巫暴尪测天意,疲氓忍使疮痏存。
西方雨雹大如象,探丸篝火惊峰屯。
野人习见尚云妄,监门何得彻九阍。
三十年来增户口,只愁庸调抛见孙。
【注释】
- 戊申:天干第五位,指农历的五月。
- 六月十七日:农历日期,具体时间不详。
- 齐鲁地:指山东地区,因古代山东一带以泰山、鲁山等名山为标志而得名。
- 震:震动,地震。
- 冥海禺强立天门:冥海是神话中的海,禺强是海神的名字,立天门是形容地震时天地分开的景象。
- 啄害下人乘夜昏:啄害,攻击或危害。下人,指百姓。乘夜昏,形容地震发生在夜晚,人们看不清方向,容易迷失。
- 耳间青蛇双噀火:青蛇,神话中的水神,双噀火,指水神喷出火焰,照亮了黑暗。
- 蜿蜒竞与蛟螭奔:蜿蜒,曲折延伸的样子。蛟螭,神话中的龙和蛇。奔,形容水流迅速向前。
- 穿穷地肺作陶复:穿穷地肺,形容地震使大地裂缝如同洞穴。作陶复,制作陶器作为临时住所。
- 谽谺势欲无昆仑:谽谺,形容地势险峻,难以通行。势欲无昆仑,形容地震后的土地高低不平,像没有昆仑山那样平坦。
- 大噬羵羊细蝼蚁:羵羊,神话中的野兽,细蝼蚁,细小的蚂蚁。这里比喻百姓在灾难中受到伤害。
- 苍生履厚徒惛惛:苍生,百姓。履厚,穿着厚重的衣服。徒,只是。惛惛,形容百姓在灾难中的无助和迷茫。
- 千雷万霆伏床下,发声直夺飞廉魂:千雷万霆,形容雷电之威。伏床下,躲在床下躲避。发声,发出声音。直夺飞廉魂,直接夺走了飞廉的灵魂。飞廉,传说中的神仙之一。
- 城郭跳踔金石走,六幕八柱手可扪:城郭跳踔,城墙跳跃跳动的样子。金石走,石头和金属都移动了。六幕,古代建筑的一种结构,用木架搭成六层。八柱,古代建筑的一种结构,用八根柱子搭成。手可扪,用手就能摸到。
- 威斧怒划裂平壤,幽光腾闪疑陆浑:威斧,强大的斧头。怒划,愤怒地砍伐。裂平壤,把地面劈开。幽光,昏暗的光芒。腾闪,闪烁不定。陆浑,古代地名,在这里比喻混乱的局面。
- 黄泉激水立千丈,虹霓交射相并吞:黄泉,黄色的水道。激水,强烈的水流。立千丈,竖立起一千多丈高。虹霓交射,彩虹和霓虹同时出现相互交错。相并吞,相互吞没。
- 踉跄裸体走旷野,摩挲大树同鸱蹲:踉跄,走路不稳的样子。裸体,赤裸的身体。走旷野,在旷野中行走。摩挲,用手触摸。大树,高大的树木。同鸱蹲,与鸱鸟蹲坐在一起。鸱,猫头鹰一类的猛禽。
- 荒鸡不鸣狗乱吠,行冲南纪犹啍啍:荒鸡不鸣,指荒废的鸡不再报晓。狗乱吠,指狗胡乱叫唤。行冲南纪,行动冲击南方的国家。啍啍,象声词,形容狗叫声。
- 闾门渐返寻骨肉,眼明喜见扶桑暾:闾门,旧时里门。渐返,逐渐返回。寻骨肉,寻找亲人。眼明喜见扶桑暾,看到太阳升起。扶桑暾,太阳初升的样子。
- 恍疑中宵现妖梦,一时庆吊忘饔殄:恍疑中宵现妖梦,恍惚之间梦见了妖怪。庆吊,祭祀和吊唁。忘饔殄,忘记了饥饿和痛苦。
- 共言巨鳌覆公餗,缩颈自请甘钳髡:共言,一起说。巨鳌,巨大的鳖类动物。覆公餗,颠覆了国君的餐桌上的美味佳肴。缩颈自请甘钳髡,缩着脖子请求受刑以赎罪。
- 高陵深谷瞥然改,岳渎亦失公侯尊:高陵深谷,高耸的山岭和深深的山谷。瞥然改,立刻改变了样子。岳渎,山岳和河流。亦失公侯尊,失去了公侯的尊贵地位。
- 嗟尔东人出兵燹,版筑未就三冬温:嗟尔,叹息你啊。东人,东方的人们。出兵燹,发动战争。版筑未就,建造房屋的工作还没有完成。三冬温,冬天温暖如春。
- 焚巫暴尪测天意,疲氓忍使疮痏存:焚巫,焚烧巫师。暴尪,暴晒巫师。测天意,推测天意。疲氓,疲惫的百姓。忍使疮痏存,忍受创伤的痛苦而保留下来。
- 西方雨雹大如象,探丸篝火惊峰屯:西方,指西方的天空。雨雹,下冰雹。大如象,象那么大的冰雹。探丸篝火惊峰屯,用弹丸点燃篝火来惊吓山峰上的野兽。峰屯,山中的野兽。
- 野人习见尚云妄,监门何得彻九阍:野人,指山野之人。习见,常见的事情。尚云妄,还认为是虚假的。监门,看守城门的人。何得彻九阍,怎么能够进入九重宫阙?
- 三十年来增户口,只愁庸调抛见孙:三十年来增加人口,只担心赋税沉重导致子孙受苦。庸调,繁重的赋税。抛见孙,丢弃给孙子后代。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地震情景的古诗,诗人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将地震时的惨烈场景刻画得淋漓尽致。诗中通过对地震前后景象的巨大对比,展示了地震对人民生活的影响及其带来的灾难。同时,诗歌也表达了作者对于人民在灾难中遭受苦难的同情以及对和平安宁生活的向往。这首诗语言朴实、情感真挚,读来让人深感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