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逢旱魃行,莫见商羊舞。小麦黄时赛田祖,汗流肩赪何太苦。
霏霏霪雨连三旬,却恨炎曦在何所。咋日飞蛾空麦头,今朝麦尾生黄牛。
嘉实几日作糠秕,长饥更待凉风秋。劝农使者来省耘,麦花布野扬苾芬。
岂知仓庾有灾眚,翻嗔野老多传闻。频年屡歉蒙宽假,秋来并命鞭棰下。
蛾兮牛兮何为者,腼然食我仓中粟,何不往遮使君马。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绅的作品。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读:
- “宁逢旱魃行,莫见商羊舞”:旱魃和商羊都是传说中的天气神,旱魃负责带来干旱,商羊则代表降雨。这里作者表达了宁愿看到旱魃出现也不愿意看到商羊舞动的情景。
- 关键词:旱魃、商羊
- 注释:旱魃和商羊是古代神话中的天气神,分别象征着干旱和雨水。
-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干旱天气的不满和厌恶。
- “小麦黄时赛田祖,汗流肩赪何太苦”:在小麦成熟的时候,农民们辛勤劳作,汗水流满肩膀,却因为天气原因而感到痛苦。
- 关键词:黄时、田祖、汗流肩赪、太苦
- 注释:黄时指的是小麦成熟的季节,田祖是对农事之神的尊称,汗流肩赪形容农民们辛勤劳作时的劳累景象,太苦表示农民们因天气原因而产生的痛苦。
- 赏析:这句诗描绘了农民们在收获季节辛勤劳作的场景,以及因天气原因而产生的痛苦。
- “霏霏霪雨连三旬,却恨炎曦在何所”:连续三十多天的阴雨天气让农民们感到无奈,他们抱怨炎热的太阳在哪里?
- 关键词:霏霏、霪雨、炎曦、何所、无奈
- 注释:霏霏形容雨势连绵不断,霪雨表示长时间的降雨,炎曦是炽烈的阳光,何所表示位置或处所,无奈表示农民们的心情。
-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农民们对连绵阴雨天气的不满和抱怨。
- “咋日飞蛾空麦头,今朝麦尾生黄牛”:前一天飞来的飞蛾落在麦穗上,第二天麦子尾部就长出像牛一样的叶子。
- 关键词:咋日、飞蛾、空麦头、今朝、麦尾生黄牛
- 注释:咋日指昨天,飞蛾是昆虫,麦头是麦子的顶部,空麦头形容被飞蛾咬食后麦穗受损,今朝是今天,麦尾生黄牛是指麦子根部长出像牛一样的叶子,黄牛在这里比喻新生的麦子。
- 赏析:这句诗通过生动的比喻,描绘了麦子在不同生长阶段的美景,同时也反映了农民们在恶劣天气下的生存状态。
- “嘉实几日作糠秕,长饥更待凉风秋”:丰收后的麦子只留下几根干瘪的麦穗,等待秋风到来才能有饭吃。
- 关键词:嘉实、几日、作糠秕、长饥、凉风、秋
- 注释:嘉实是丰收的意思,几日指几天时间,作糠秕是指麦子只剩下干瘪的外壳,长饥意味着饥饿,凉风是秋季凉爽的风,秋指的是秋天。
-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农民们在丰收后的无奈和对未来的担忧。
- “劝农使者来省耘,麦花布野扬苾芬”:有官员前来视察农业情况,麦花遍布田野,散发出芬芳。
- 关键词:劝农使者、省耘、麦花、布野、扬苾芬
- 注释:劝农使者是来视察农业情况的官员,省耘是巡视农田耕作情况,麦花指成熟的麦子,布野是指覆盖田野,扬苾芬是指散发出芳香。
- 赏析:这句诗描绘了官员视察农业情况时的景象,表达了对官员的感激之情。
- “岂知仓庾有灾眚,翻嗔野老多传闻”:难道知道仓库里发生了灾害,反而责怪那些经常四处传信的老人。
- 关键词:仓庾、灾眚、翻嗔、野老、传闻
- 注释:仓庾是指存放粮食的仓库,灾眚是灾害事故,翻嗔是责怪,野老是指普通百姓,传闻是指传播的消息。
-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民间疾苦的关心以及对谣言的不信任。
- “频年屡歉蒙宽假,秋来并命鞭棰下”:多年遭受饥荒之后,终于获得了宽恕的机会,但秋收之时又要面临严厉的责罚。
- 关键词:频年、屡歉、蒙宽假、秋来、并命、鞭棰下
- 注释:频年表示多次,屡歉是多次遭受饥荒,蒙宽假是指得到了宽恕的机会,秋来是指秋季来临,并命是指同时面对两种命运,鞭棰下是指受到严厉的惩罚。
-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农民们历经磨难后获得宽恕的喜悦和对即将到来的秋收的担忧。
- “蛾兮牛兮何为者,腼然食我仓中粟,何不往遮使君马”:为什么蛾和牛要出现在我的粮仓里呢?它们腼腆地吃着我储存的粮食,为什么不去阻止那些祸害百姓的盗贼呢?
- 关键词:蛾兮牛兮、何为者、腼然、食、仓中粟、遮使君马
- 注释:蛾和牛是害虫,何为者指为什么要这样做,腼然是指害羞的样子,食指吃,仓中粟指储存的粮食,遮使君马是指阻止盗贼。
-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害虫入侵粮仓的愤怒以及对盗贼的谴责。
这首诗通过对农民生活的描写,反映了唐代社会的真实情况。诗中运用了大量的典故和比喻,使得诗歌更加生动形象。同时,诗人还表达了自己对农民生活的关注以及对国家的忧虑。这首诗不仅是一首优秀的文学作品,也是了解唐代社会的重要文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