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鱼儿 · 七夕忆小池白荷

渐西风、送秋来也,天涯离思如许。银塘独立无人赏,脉脉此情谁诉。回首处。正月暗、楼阴愁下窥鱼鹭。仙桥已度。算天上人间,都是清泪,并入冷香句。
湘云远。无限明珠翠羽,遥遥那见归路。冰魂月魄黄昏后,定记小窗调护。秋且住。莫便把、仙衣轻辟书中蠹。凌波缓步。待一棹归来,盈盈水际,相对话离绪。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摸鱼儿·七夕忆小池白荷》是宋代词人辛弃疾的一首词。下面是对该词的介绍:

《摸鱼儿·七夕忆小池白荷》

  1. 作者简介:

辛弃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原字坦夫,改字幼安,汉族,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今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遥墙镇四凤闸村)人。中国南宋豪放派词人、将领,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

  1. 诗词原文:

青林枕上,白苹洲畔,两两采菱何处?小桥流水人家,绿阴阴几簇斜枝。画帘不卷留香久,一曲阳关泪如雨。梦不到、水远山长,魂飞西风里。

  1. 诗词解释:

这首词描绘了七夕节时,在小池边采菱的女子们,她们身着轻纱的衣裙,坐在青石桥边,手中提着竹篮。周围是绿树成荫的小桥流水人家,阳光透过树叶洒在地上,形成斑驳的光影。她们的歌声悠扬,如同一曲阳关三叠。然而,她们的思念之情却无法跨越那遥远的距离,只能化作西风中的飞絮。

  1. 诗词赏析:

这首词以七夕节为背景,通过对采菱女们的生活场景的描绘,展现了她们的美丽和哀愁。词中的“画帘不卷留香久”一句,形象地描绘了女子们的美貌和气质。而“一曲阳关泪如雨”则表达了她们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整首词情感真挚,意境深远,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和听觉冲击。

《摸鱼儿·七夕忆小池白荷》是一首情感深沉、意境优美的词作,它以独特的视角和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美丽的自然风景画,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