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日观大屯山积雪

己未一月三日时在辰,处处村旗社鼓赛迎春。
天公故意施狡狯,大屯山上一夜雪花铺如银。大屯之山高接天,上有姑射之神仙。
珠宫贝阙缥缈不知几万千。飞鸟不敢过,穷鸱挟愁坐。
流云行复止,万木喑不峙。苍崖分寸不可梯,长天寥廓海为低。
势将跨鹤凌空去,下视九州万国片片划玻璃。嗟余一身如萍寄,随风飘荡任东西。
此时此景杯在手,得不快饮酣如泥。呜呼,得不快饮酣如泥。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立春日观大屯山积雪》是一篇由清代苏镜潭所作,描写了己未年一月三日立春节时,大屯山上的雪景。文章描绘了雪花如何铺满整个山谷,如同银色的世界,同时也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赞叹和对生活哲理的思考。下面将介绍这篇作品:

  1. 作者简介
  • 苏镜潭,字石篑,是清朝时期的著名诗人和文学家。
  • 他的作品多以描绘自然景色和表达个人情感为主。
  1. 原文与译文
  • 根据网络资料,《立春日观大屯山积雪》的原文如下:“己未一月三日时在辰,处处村旗社鼓赛迎春。天公故意施狡狯,大屯山上一夜雪花铺如银。”此诗通过生动的语言,将大屯山的雪景描绘得栩栩如生。
  1. 作品赏析
  • 《立春日观大屯山积雪》不仅描述了大屯山美丽的雪景,还隐含了作者对自然界变化无常的感悟。诗中“天公故意施狡狯,大屯山上一夜雪花铺如银”这句话,展现了大自然的力量,也让人深思。
  1. 写作背景
  •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是在己未年(1899年)的一个立春节。当时正值农历新年来临之际,诗人通过观察大屯山一夜之间被冰雪覆盖的景象,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变化和生命的循环。

《立春日观大屯山积雪》不仅是一篇描写冬季雪景的诗歌,更是一种对生命、自然和时间的深刻感悟。它体现了苏镜潭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独特的艺术风格,是中国古典文学中的瑰宝之一。对于喜爱古典诗词和自然景观的人来说,这部作品无疑是一个值得品读和欣赏的经典。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