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楼寺怀法忍、叶叶》是清末近现代初诗人苏曼殊的一首五言绝句。这首诗以其简练的语言和深邃的情感表达了诗人对过往岁月和人去楼空的感慨。下面将具体介绍这首诗:
- 作者简介 :
- 苏曼殊:原名玄瑛,字子谷,后为僧,号曼殊。他是一位多才多艺的文学家,也是近代重要的诗人和翻译家。曾留学日本并游历南洋各地,与章炳麟、柳亚子等文化名人有交往。
- 作品原文 :
- 万物逢摇落,姮娥耐九秋。:这句表达了万物在秋天逐渐凋零的景象,同时姮娥(即嫦娥)耐得住这凄凉的季节。
- 缟衣人不见,独上寺南楼。:描绘了一个身着白衣的人已经不在,诗人独自登上了南楼,表现出一种孤寂和怀旧的情感。
- 整体翻译 :
- 译文:随着万物开始凋落,明亮的月光也变得耐不住那凄凉的秋季。身着白衣的那位已不再出现,我独自一人来到了寺南的高楼之上,沉浸在深深的怀念之中。
- 词句注释 :
- 万物逢摇落:表示自然界中万物在秋季纷纷凋零的景象。
- 姮娥耐九秋:姮娥指的是月亮中的嫦娥,这里用“耐”来形容她能够忍受漫长而寒冷的秋季。
- 缟衣人不见:缟衣通常指白色的衣服,这里用以形容一个穿着白衣的人已经不在世。
- 独上寺南楼:诗人独自登上了寺南的高楼上,表达了他对逝去之人的思念之情。
- 白话译文 :
- 诗中的“万物逢摇落”意味着季节的变迁,万物都在秋风中凋零,如同落叶一般。而“姮娥耐九秋”则通过嫦娥的形象来象征时间的流逝与自然的规律。
- “缟衣人不见”描绘了一个穿着白色衣服的人已经不在人世的场景,给人以深深的哀伤。最后的“独上寺南楼”更是强化了诗人的孤独感,他一个人站在高高的寺南楼上,眺望着远方的景色。
- 创作背景 :
- 这首诗作于清末近现代,当时中国正经历着社会的动荡和文化的变革。苏曼殊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创作了许多反映时代变迁和个人情感的诗歌。
- 名家点评 :
- 许多评论家认为《南楼寺怀法忍、叶叶》是苏曼殊诗歌创作中的一个重要作品,它不仅展示了诗人深刻的情感世界,也体现了他敏锐的艺术感知力。
- 轶事典故 :
- 关于这首诗还有一个有趣的轶事。据说,在苏曼殊去世前,他曾梦见一个身穿白衣的女子出现在他的梦中,这位女子就是他年轻时的一位恋人,后来成为了他的妻子。这个梦境给苏曼殊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许正是这个梦激发了他在《南楼寺怀法忍、叶叶》一诗中的灵感。
- 作品影响 :
- 《南楼寺怀法忍、叶叶》不仅是苏曼殊诗歌创作的代表之一,也是中国近现代文学史上不可多得的佳作。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沉的情感表达,使其成为中国现代诗歌宝库中的一部分。
《南楼寺怀法忍、叶叶》不仅是一首诗,它是苏曼殊情感世界的缩影,也是中国近代文学的一个珍贵遗产。通过这首诗,人们可以感受到那个时代的气息,也可以领略到苏曼殊作为一位文人画家、诗人和翻译家的深厚文化底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