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乐 · 用樊橄韵题溪楼延月补图

溪光月浣。楼上秋深浅。镜槛幽花开落半。情思巷中徒满。
百季艳冷愁荒。卷头点笔生凉。飞过轻鸿片片,皱波旧影难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清平乐·用樊銛韵题溪楼延月补图》是宋代词人辛弃疾创作的一首词。这首词通过描绘一幅溪楼延月的美景,表达了作者的豪情壮志和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以下是对这首词的简要介绍:

作品背景:
据《宋史·本传》记载,辛弃疾曾在南康郡(今江西省九江市)担任知州期间,曾到庐山游览,并创作了多首咏庐山的诗词。而这首《清平乐·用樊銛韵题溪楼延月补图》正是他在游览庐山时所作。

文学特点:

  1. 艺术风格:《清平乐·用樊銛韵题溪楼延月补图》以清新、明朗的语言描绘了一幅美丽的自然景观画面。在词中,辛弃疾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力和巧妙的修辞手法,使画面栩栩如生。
  2. 思想内容:这首词通过对溪楼延月美景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的热爱、对民族英雄的敬仰之情以及对个人命运的关注。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动荡不安的局面,以及作者为国家命运担忧的心情。
  3. 艺术成就:辛弃疾是南宋杰出的词人,他的词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在这首词中,他巧妙地将山水画与词相结合,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形象。此外,他还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比喻手法,使整首词更具感染力和魅力。

《清平乐·用樊銛韵题溪楼延月补图》是一首具有较高艺术价值的词作,它不仅展现了作者独特的艺术才华,也为后人留下了珍贵的文化遗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