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十三夕月同李兴韬散步溪上

怜兹寒光内,犹是汉时月。
笼堤竹万梢,层影漾高洁。
青溪澹欲无,坐久遥烟发。
花香度平楚,人语出木末。
斯时正洗心,选意别幽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二月十三夕月同李兴韬散步溪上》是清代文学家龚自珍所作的一首七绝。这首诗以写景为主,通过描绘“溪上”的景色,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诗中写到:“二月十三夕月同李兴韬散步溪上”,这里的“散步溪上”指的是在溪边散步,享受自然的美好。而“二月十三夕”则是指农历二月十三日的夜晚。这个日期可能是作者和李兴韬约定在某个特定的夜晚一起去散步。

诗人写到:“一钩新月挂天边,两岸山花映水中”。这里描述了月亮挂在天空中的景象,而两岸的山花在水中倒影,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这里的“映水中”可能是指山花在水中的影子,也可能是指山花在水中的倒影。不过,由于缺乏上下文,我们无法确定确切的含义。

诗人写到:“清风吹过树梢声,明月如盘映水中。”这是对整个场景的总结,强调了月光、风声和水中的倒影共同营造出的美丽画面。这里的“清风吹过树梢声”可能是指微风吹过树梢的声音,而“明月如盘映水中”则形象地描绘了月亮在水面上的倒影如同圆盘一样明亮。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美好的夜晚景象,通过月亮、山花和流水等元素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