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曾涤生侍郎会合诗

人生如荷露,聚散无常期。
矧当争战后,死生不可知。
寇盗起粤管,蚩尤扬天旗。
承平二百载,文武争恬嬉。
以此长驱入,天下喧鼓鼙。
江汉吼鼋鼍,金陵窟狐狸。
谁敢撄其锋,卵翼我黔黎。
天子诏令下,侍郎起南维。
水师驶凫鹢,陆师飞熊罴。
旧交入帷幕,经济酬所知。
老筠与腐公,朝夕参军机。
军旅我未学,末座聊追随。
忆昔癸丑夏,妖氛逼江西。
老筠偕我出,往助岷公威。
贼闻胆已落,一战旋解围。
筠车汉水回,我马吉水归。
共知才不逮,誓各隐衡嶷。
待郎何殷勤,葑菲不我遗。
更得塔将军,拔之由偏裨。
忠勇冠三军,士气随转移。
甲寅六月初,旌旗下湘矶。
洞庭倒巨浪,大江燃灵犀。
岩岩半壁山,滔滔富池湄。
长江沈铁锁,荆楚复藩篱。
射蛟浔阳江,王师欲东之。
胡为江水沸,长鬣鼓鲸鲵。
封姨吐鬼火,坚城顿雄师。
物论遂纷纷,尤吹腐公疵。
成败以论人,西施亦可媸。
蕲黄何迢迢,锁钥者阿谁。
贼旌复西指,鄂渚填积尸。
东道广与饶,浙闽路嵚巇。
贼又捣其虚,多方令我疲。
侍郎曰否否,祸者福之基。
丈夫誓许国,艰险复何辞。
旌节驻匡庐,楼船修彭蠡。
塔公拟西征,我兵靖东陲。
堂堂数路出,不自惜奔驰。
调度虽有方,未免伤睽违。
老筠知其故,翻然出书帏。
欲纡侍郎忧,用慰腐公思。
我方战信水,不得晤须眉。
斯人既未死,世事尚可为。
嗟哉贼势猖,六年已于兹。
长江几千里,嗷嗷鸿雁飞。
吴人或越奔,南人复北栖。
父子不相见,妻孥长别离。
何时清寰宇,大旱慰云霓。
普天儿女子,共作会合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和曾涤生侍郎会合诗》是一首充满历史沧桑感的古诗。下面将对其作品进行简要介绍:

  1. 作者背景:罗泽南是清代的一位诗人,他的这首《和曾涤生侍郎会合诗》体现了当时社会动荡的历史背景下,文人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和忧虑。
  2. 诗词原文:人生如荷露,聚散无常期。矧当争战后,死生不可知。寇盗起粤管,蚩尤扬天旗。承平二百载,文武争恬嬉。以此长驱入,天下喧鼓鼙。江汉吼鼋鼍,金陵窟狐狸。
  3. 诗词鉴赏: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战乱时期社会动荡、国家命运的深切忧虑以及对和平安宁生活的向往。通过对比战争前后的社会状况,反映了作者对国家兴衰的深刻理解以及对未来的期望。
  4. 创作特色:在《和曾涤生侍郎会合诗》中,罗泽南巧妙地运用了比喻和象征手法,将人生的聚散与自然界的荷花相比,生动形象地表达了人生的无常和战争的残酷。同时,通过对历史的回顾(承平二百载),展现了作者对历史的敬畏和对未来的期待。

这首诗不仅是罗泽南个人情感的抒发,更是对那个时代社会风貌的真实记录和反思。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人们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清代社会的复杂性和文人的忧国忧民情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