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肃祠堂

祠门云气接华光,待雨先秋试早凉。
水鸟飞来蒲苇碧,青山影里芰荷香。
好从尊酒频中圣,见说清时有谏章。
芳草远寻歌楚怨,人间何地不三湘。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孝肃祠堂》是一首清代诗人谭廷献创作的七言律诗。下面是对这首诗的介绍:

  1. 创作背景
  • 作者经历:谭廷献,字仲修,号复堂,是清朝时期的仁和人。他曾任合肥知县,有文集《复堂诗》。他的诗歌多关注社会现实和政治问题,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矛盾和人民生活状态。
  • 作品来源:《孝肃祠堂》可能是在描述一个与孝肃相关的祠堂或者纪念地,表达了作者对于先贤的敬仰和对其事迹的记忆。
  1. 诗词原文
  • 前两句:祠门云气接华光,待雨先秋试早凉。水鸟飞来蒲苇碧,青山影里芰荷香。描绘了祠堂门前的景象,云气缭绕,天空中云彩与阳光交相辉映。秋天的雨后,空气中弥漫着一种凉爽的感觉,使得蒲苇更加翠绿,山色更加明净,荷花散发出阵阵清香。
  • 后两句:好从尊酒频中圣,见说清时有谏章。通过饮酒聚会来怀念先贤,听说清时期有许多忠臣敢于直言进谏。这两句展现了一种对忠诚与直言的赞美和崇敬。
  1. 艺术风格
  • 情感表达:谭廷献以其细腻的情感和深刻的思考著称。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传达了深厚的情感和哲理思考。
  • 意象运用:诗中的云、风、水、山等自然景象被巧妙地用于表达作者的情感和意境,使读者能够在阅读中感受到自然美与人文情怀的结合。
  1. 文化意义
  • 历史价值:通过文学作品了解历史事件和人物,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过去,从而促进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 教育意义:文学作品如《孝肃祠堂》等,能够激发读者的想象和思考,增强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对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

除了上述阐述的基本内容外,以下还有几点补充信息:

  • 《孝肃祠堂》不仅是一首诗,更是一份历史的见证和文化的传承。它让我们有机会深入了解清朝时期的文化氛围和社会背景。
  • 谭廷献的诗歌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深邃的内涵受到赞誉。他的诗歌不仅是文学创作的典范,也是研究清朝历史和文化的重要资料。
  • 通过对《孝肃祠堂》的阅读和欣赏,可以增进对中国传统文化和哲学思想的理解,提升个人的文化素养。

《孝肃祠堂》不仅仅是一首诗,它代表了一段历史,一种文化,以及一种精神。这首诗不仅让我们领略到了清代诗歌的韵味,更让我们感受到了那个时代文人的风骨和情操。无论是对于文学研究者还是普通读者,《孝肃祠堂》都是一本值得细细品读和深入探索的好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