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容倒垂作奇石,春流日漱灵根白。
下削云肤几千尺,东宕鸟啼西宕闻。
云窗雾阁参差分,美人离立锦绣裙。
振衣直出烟萝上,翳竹盘松各殊状。
万壑千岩郁相向,蜡屐颇愧阮步兵。
安得秋携双玉笙,云石峰头吹月明。
千秋高举寻遐契,流水浮云看世事。
樵风可乘休入市,廿年心力未著书。
名山笑我当何如,白头与子来结庐。
吼山同陶方琦子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吼山同陶方琦子珍”是清代文学家谭廷献的作品《吼山同陶方琦子珍》中的一句诗。
《吼山同陶方琦子珍》是清朝诗人谭廷献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思想内涵,在中国古代诗歌的宝库中占有一席之地。下面将从几个方面具体分析:
诗词原文:夫容倒垂作奇石,春流日漱灵根白。下削云肤几千尺,东宕鸟啼西宕闻。《吼山同陶方琦子珍》的原文如下:夫容倒垂作奇石,春流日漱灵根白。下削云肤几千尺,东宕鸟啼西宕闻。
诗句解析:《吼山同陶方琦子珍》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观描绘,展现了一种超凡脱俗的艺术境界。其中,“夫容倒垂作奇石”形容了山势的雄伟壮观,如同倒垂的奇石一般;“春流日漱灵根白”则描绘了春天里流水潺潺,仿佛在洗涤着那灵巧的根部。这些描述不仅体现了作者对自然景观的深刻观察,也表达了他内心对于自然美的向往与赞美。
创作背景:了解作品的创作背景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其意义。根据现有资料,谭廷献的这首作品可能是受到当时文人雅集的影响而创作的。在这种文化背景下,文人墨客往往借景抒情,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来寄托自己的情感和志趣。因此,《吼山同陶方琦子珍》不仅是一首描写自然的诗,更是一次心灵的旅行,引领读者进入一个充满诗意的境界。
谭廷献的《吼山同陶方琦子珍》不仅是一首美丽的自然诗,更是一幅充满哲理和情感的画卷。通过对这句诗的分析,可以感受到作者对自然景观的热爱和赞美,以及他希望通过自然之美来传递的深远意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