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许晦堂

落日长亭柰尔何,得归今日又关河。
春来鸿雁离群去,江上鼋鼍忆客过。
白发故人乡梦断,青山是处旅愁多。
旧游正及梅花发,一曲谁堪入楚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送许晦堂重之江右》是清代诗人严光禄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通过描绘江南水乡的自然风光和人物情感,展现了作者对友人离别的不舍与祝福,同时也表达了对家乡的眷恋和对友人归途平安的美好祝愿。接下来,将详细介绍这首诗以及其背后的文化意义:

  1. 作者简介
  • 严光禄(约活动于乾隆年间),字重之,一字灿,号白石道人,是清代著名的诗人,尤以七绝著称。
  1. 诗歌原文
    落日长亭柰尔何,得归今日又关河。
    春来鸿雁离群去,江上鼋鼍忆客过。
    白发故人乡梦断,青山是处旅愁多。
    旧游正及梅花发,一曲谁堪入楚歌。

  2. 诗歌解析

  • 落日长亭:描绘了送行的场景,夕阳下的长亭显得格外凄凉,无法挽留的时间让离别成为了无奈的现实。
  • 得归今日又关河:表达了对友人能够顺利归程的愿望,同时也反映了离别后的思念之情。
  • 春来鸿雁离群去:借春天来临时大雁南飞的意象,表达了作者对友人即将远行的关切与不舍。
  • 江上鼋鼍忆客过:描述了江边鼋鼍等水生动物对过往客人的记忆,寓意着对友人的怀念。
  • 白发故人乡梦断:表达了对友人年老体衰、故乡梦中相见的深深忧虑。
  • 青山是处旅愁多:强调无论身处何方,都会有思乡之愁,反映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依恋。
  • 旧游正及梅花发:提到了梅花开放的季节,暗示着旧友相聚的时光。
  • 一曲谁堪入楚歌:借用楚国歌曲的哀婉,表达了对友人归途的祝福与担忧。
  1. 文化意义
  • 江南水乡的象征:诗中描绘的江南水乡景色,不仅是作者对故乡的深情怀念,也反映了中国古代文人对自然美的赞美和向往。
  • 友情的珍贵:通过送别友人的情景,展示了深厚的友情和相互之间的关怀。
  • 乡愁的主题:诗中的“乡梦断”、“青山是处旅愁多”体现了中国文学中常见的乡愁主题。
  • 自然景观的描述:诗中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珍惜。
  1. 艺术特色
  • 押韵严谨:全诗押韵,音韵和谐,读起来朗朗上口。
  • 意象丰富:诗中运用了许多意象,如落日、长亭、鸿雁、鼋鼍等,构成了一幅幅生动的画面。
  • 情感真挚:诗人的情感真实流露,无论是对友人的依依不舍,还是对故乡的深深留恋,都让人感同身受。

《送许晦堂重之江右》不仅以其精湛的艺术手法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赢得了后世的赞誉,更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赏析,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感受到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独特魅力和深远影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