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光禄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山水景色的诗歌,诗人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山中的独特风景。以下是对这首诗逐句的翻译和注释: - 第一句:“鬼斧凿灵根”指的是山石的自然形态,仿佛是鬼神雕琢而成。这里的“鬼斧”比喻了大自然的力量,能够创造出如此美丽的景色。“凿”则是指雕刻、塑造的意思,表示自然界的山石经过长时间的风化、侵蚀和雨水冲刷后,形成了各种奇特的形状。“灵根”则是对山石自然形态的一种赞美
诗句释义 1. 登吴山大观台 - 这是诗人攀登吴山(位于中国江苏省苏州市)上的一座高耸塔楼,以远眺周围景观。 2. 绝顶盘空磴道开 - 登上顶峰后,发现有一段通往高处的石阶,通向天空,形容山路之高峻。 3. 一亭高踞气雄哉 - 描述亭子位置高耸,气势宏伟。"气雄"表示其雄伟壮观之感。 4. 涧边奇石冲云出 - 在涧边,奇特的岩石直冲云霄,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景色。 5. 树杪危峦踏雾来
诗原文: 玉槛铜沟迹已非,画桡犹忆采莲归。 梧宫叶落人何处,留得春风燕子飞。 译文: 曾经的玉栏杆和铜沟已经不复存在,但画船的桨声依旧让我想起采莲的归来。 梧桐宫中落叶纷飞,我不知自己身在何处,只留下春风中的燕子自由飞翔。 注释: - 玉槛:古代建筑中用玉石制成的栏杆。 - 铜沟:指古代水道旁用以通行的沟渠。 - 画桡:指用彩绘装饰的船桨。 - 梧宫:古代宫殿名,这里代指皇宫或朝廷。
【注释】 金山:位于今江苏省镇江市西。 夹岸重城壮:两岸山势高峻,环绕着金山,显得格外雄伟壮丽。 中流一柱尊:金山矗立在长江中流,犹如一根巨柱,巍峨壮观。 夕阳翻倒影:日落时分,太阳的余晖倒映在江面上,形成美丽的倒影。 飞翠落遥樽:翠绿的山峦和江水相互辉映,宛如一幅美丽的画卷,飘落在远方的酒杯之中。 钟磬沈烟际:钟声与磬声悠扬飘荡,与烟雾交融,仿佛融入了天地之间。 鼋鼍上塔根
【赏析】 《镇海塔》一诗是诗人于开元二十一年(733)在越州(今浙江绍兴市)任司户参军时所作。 首联“百级危梯上,茫茫一气间。”写诗人登上高耸入云的镇海塔观海,只见茫茫大海与蓝天相接。“百级”点出塔的高低,“危”字写出塔的高峻,“茫茫”二字形容海天辽阔,“一气间”则形容塔与海、天相连,构成一幅浩瀚壮美的画面。 颔联“江光遥入海,潮势欲沈山。”描写海潮涌上陆地,波涛汹涌,直扑山下。“江光遥入海”
楼上 夕阳犹在野,疏雨忽当楼。 朔雁树头影,江虹天际秋。 美人不可见,孤客回含愁。 薄暮碧云冷,西风闻棹讴。 译文: 太阳还挂在天边,稀疏的雨点突然落在了楼上。 大雁在天空中排成了直线,远处江面上彩虹像一幅画卷。 美女已经看不见了,我这个孤独的旅人只能独自发愁。 薄暮时分,碧云寒冷,西风吹来,听到船上的人在唱歌。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孤独的旅人的所见所感。诗人站在楼上
【注释】 柰尔何:奈你如何,即“奈何”。关河:指国境。春来鸿雁离群去:春天里大雁成行结队地飞向南方,而诗人此时却身在北方。故人:老朋友。青山:指家乡之山。 【赏析】 此诗写诗人对故乡的怀念之情。首联以问句起,落日长亭,诗人伫立良久,无奈归期难定。颔联写春来大雁南飞,诗人思念朋友;江上鼋鼍(yuán tuó)过客,暗示自己思乡之切。颈联写故乡山水,引起乡愁,白发老友,久别重逢,乡梦断尽;青山处处
【注释】 树影瓜洲渡:树影在瓜洲渡口。 扬子津:扬子,即长江,津为渡口。 长空孤鸟外:天空中一只孤零零的鸟儿飞出。 片席大江滨:小舟停泊在江河之滨。 雾拥山藏寺:薄雾把山头和寺裹住了。 天低月近人:天边月亮比人还近。 归去有渔䑳:归去时有渔船随行。 【赏析】 《晚渡瓜洲》是宋代诗人王安石所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描绘了晚渡瓜洲时的景色。全诗语言简洁明快,写景生动形象,富有情韵。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诗词内容的把握与理解,以及对关键词意的解释能力。 “故里不相识”,写出了诗人离开故乡后,已不再熟悉故乡的情况。“行行杂径多”,写诗人经过的小路很多,表现出旅途的艰辛。“远从田父问”写诗人向一个农夫问路,表明诗人此时是在一个陌生的乡村中,他只能向当地人问路,这突出了诗人的孤独和无助。“危上木桥过”,写诗人走到一座木桥前,说明诗人在途中遇到了困难。“一姓自成市”
鬼斧凿灵根,玩舟穿石洞。 渟然水一泓,削壁暗如瓮。 舍舟蹑我履,湿翠沾余冻。 纡回转湫仄,离立嵌虚空。 山腹裹林扉,危崖出层栋。 烟开江海平,云起岩壑动。 澄观物皆寂,旷坐鸟微哢。 得意默无言,抚境还疑梦。 何必山僧知,涧流自迎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