迢遥钟梵下斜阳,寂寂岩花渡水香。
殿角一铃风自语,窗前万木雨初凉。
山街云气窥人净,江挟涛声入海长。
却羡巢松千岁鹤,不知人世有沧桑。
题麓山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王闿运的《题麓山寺》
王闿运的《题麓山寺》是一首充满历史韵味的诗歌,其创作背景和内容如下所述:
创作背景:这首诗是王闿运在游览岳麓山时所作。岳麓山位于湖南省长沙市湘江西岸,是一座著名的风景名胜区。西晋武帝泰始四年(公元268年),由敦煌菩萨笠法护的弟子笠法崇创建,距今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
诗歌原文:大翼垂天九万里;长松拔地五千年。殿角一铃风自语,窗前万木雨初凉。山街云气窥人净,江挟涛声入海长。却羡巢松千岁鹤,不知人世有沧桑。
诗歌解析:诗中描绘了岳麓山上的自然景色和寺庙风貌,表达了对自然与历史的敬畏之情。首句“大翼垂天九万里”,以大鹏展翅的形象,形容天空之广袤无垠。第二句“长松拔地五千年”,则赞颂了岳麓山上千年古树的生命力。第三、四句“殿角一铃风自语,窗前万木雨初凉”,则通过寺庙建筑中的风铃和窗外雨景,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古老的氛围。最后两句“山街云气窥人净,江挟涛声入海长”,则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描绘了岳麓山的自然景观和江水的壮阔。尾句“却羡巢松千岁鹤,不知人世有沧桑”,则表达了诗人对时间变迁的感慨,同时借“巢松”、“千岁鹤”象征永恒与高洁。
文化价值:这首诗不仅展现了岳麓山的自然美景,也反映了中国古典文学中对于自然和历史的深刻感悟。其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了解中国古代文化和艺术的重要窗口。
王闿运的《题麓山寺》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情的笔触,为读者呈现了一个既有历史厚重感又富有诗意的世界。这首诗不仅是对岳麓山自然风光的赞美,更是对中华文化深厚底蕴的一次深情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