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中呈宝觉居士叠前韵

运心恣冥游,流自纵远眺。
浮杯历潆洄,攀萝陟奇峭。
客尘方外遗,神光发内曜。
既杜毗耶口,亦薄苏门啸。
辩河息诤讼,理窟得玄妙。
南岳为我涌,北山岂余诮。
四海纳微沤,六鳌归一钓。
请谢河伯言,为君弹此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舟中呈宝觉居士叠前韵》是一首充满哲理与自然美景相结合的作品。它展现了释敬安对佛教的深刻理解和生活哲学,以及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作者介绍:释敬安,字寄禅,俗姓黄,名读山,号福馀,湖南湘潭人。因在佛前烧残二指,又号八指头陀。他曾为宁波天童寺首座、宁波僧教育会会长,并担任中华佛教协会会长。在光绪年间,他三次登黄鹄山游黄鹤楼及故址,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诗作。

  2. 创作背景: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是诗人在一次乘舟旅行中与一位名叫宝觉的居士相遇,并因此触发了灵感。他们相互酬答之作,便有了这首充满哲理和自然之美的诗作。这种即兴的创作方式体现了诗人对于生活的敏锐观察和深厚情感。

  3. 诗歌内容

  • 运心恣冥游:诗人表达了自己在舟行中的自由自在,心灵不受约束,可以随意遨游。
  • 流自纵远眺:继续强调诗人内心的自由,通过远眺来感受自然的广阔和美丽。
  • 浮杯历潆洄:描述了在水上漂浮的场景,象征着心灵的宁静和超脱。
  • 攀萝陟奇峭:描绘了攀登山峰的壮举,体现了诗人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
  • 客尘方外遗:诗人将自己比作出家人,远离世俗纷扰,心境清静。
  • 神光发内曜: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光明和智慧,如同神性一般照耀。
  • 既杜毗耶口:可能是指某种言论或争执被停止或平息。

《舟中呈宝觉居士叠前韵》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和哲思的诗篇,也是一幅生动的自然与人文景观交融的画卷。通过对这首诗的介绍,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释敬安的生活态度和艺术追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