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人贵宏道,独觉非所论。
觉花馥心地,智水湛灵源。
誓然大智炬,永破尘沙昏。
拂衣舍卫国,开讲给孤园。
岂不疲津梁,弥悯四流奔。
乔岳蕴灵异,中有甘露门。
非贤岂能主,惟德众所尊。
人天一欣悦,花雨何纷繁。
迦叶信小果,庆喜惭钝根。
荷法各有任,嘉会何由敦。
聊勉自化志,庶用酬慈恩。
清凉寺呈本师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清凉寺呈本师》是清朝诗人释敬安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学造诣,而且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某些面貌,以及个人的精神追求。
从诗歌内容的角度来看,《清凉寺呈本师》通过简洁有力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于真理和智慧的深刻理解。首句“达人贵宏道”,强调了高远的理想追求和宏伟的人生观。接下来的诗句“独觉非所论”,则是对自我独立思考和精神自由的追求。这种表述,既体现了诗人对传统儒家思想的继承,也透露出其个性鲜明的思想特点。
从诗歌艺术形式来看,该作品属于七言绝句,这种体裁简洁明快,便于表达诗人的思想情感。《清凉寺呈本师》中的诗句“觉花馥心地,智水湛灵源”等,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隐喻了内心的觉悟和纯净,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净化。此外,诗中运用了象征手法,诸如“大智炬”、“甘露门”等,都寓意着智慧和光明的意象,表达了一种超越尘世的崇高境界。
从历史和文化背景考虑,此诗的创作时间是在清末民国初,这个时期中国社会正处于动荡与转型之中。诗人作为僧人,可能更敏感地捕捉到了时代变迁中的种种迹象。因此,他的诗歌不仅是对现实的一种反思,也是对理想状态的一种追求和向往。这种时代感和个人情感的结合,使得《清凉寺呈本师》不仅是文学作品,更是历史的见证。
《清凉寺呈本师》是一首富有哲理和审美价值的诗歌。通过了解其内容、艺术形式和历史文化背景,可以更好地把握诗人的思想情感和创作背景,进而深入理解其作品的艺术魅力和价值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