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门即事

小西湖水碧沈沈,走马冈环快赏心。
乌桕半堤梅雪艳,黄芦几曲竹烟深。
放怀陆相踪难溯,屈指逋仙迹可寻。
却笑送迎人仆仆,浑疑佳境到山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石门即事》是一首七言律诗,作者是清代诗人宝鋆。这首诗作不仅体现了古代文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赞美,同时也反映了其个人的志趣和情感。宝鋆作为一位清朝官员,其在政治、文化上都有较为显著的贡献和成就,其文学创作也显示了他对生活美学的独特理解和表达。

从诗歌的内容来看,《石门即事》描绘了一个宁静而美丽的自然景观。小西湖的水色呈现出一种深深的碧绿色,给人一种宁静致远的感受。走马冈环绕其间,使得游赏者心情愉悦,感受到了自然的和谐与美好。这些描述不仅仅是对自然景色的描写,更像是诗人内心的写照,表达了诗人追求心灵平静与自然合一的愿望。

从诗歌的结构上看,这首诗采用了传统的七言律诗形式。这种形式在中国古代诗歌中有着悠久的历史与传统,它通常要求诗歌遵循固定的句式和押韵规则,但同时又允许诗人有较大的自由度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宝鋆在这首诗中的运用,体现了他对古典诗词形式的熟练掌握和灵活运用。

从诗歌的风格上看,宝鋆的这首诗具有清新脱俗的特点。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摹,诗人传达出对美好事物的热爱和向往,同时流露出对世俗纷扰的超然态度。这种风格不仅体现了诗人的审美情趣,也反映了其内心的平和与淡泊。

在了解完《石门即事》的基本内容后,可以进一步探讨这首诗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意义。作为一首清中期的七言律诗,《石门即事》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感悟,也体现了他的人生态度和哲学思想。宝鋆通过这首作品展示了他的才情与修养,同时也为后人提供了了解清代文学风貌的重要窗口。

《石门即事》作为一首文学作品,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文化价值,成为研究清代诗歌发展的重要资料。通过对这首诗的赏析,不仅可以领略到诗人的艺术才能,还能深入理解中国古典诗词的文化内涵和审美价值。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