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僧伏虎后,无虎亦无僧。
古雪看人迹,明星是佛镫。
乌呼千涧月,猿啸万年藤。
一榻峨峰下,心知最上乘。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山僧伏虎后,无虎亦无僧。
古雪看人迹,明星是佛镫。
乌呼千涧月,猿啸万年藤。
一榻峨峰下,心知最上乘。
《宿伏虎寺》是清代诗人顾光旭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以简洁而生动的笔触表达了诗人在山中宿夜,所见所感。
诗中“山僧伏虎后,无虎亦无僧。”描述了山中和尚与老虎的关系,暗示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这种表达体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也反映了人与自然应共存的理念。“古雪看人迹,明星是佛镫。”则通过对比“古雪”和“人迹”,进一步强调了人与环境的和谐共处;“乌呼千涧月,猿啸万年藤。”则通过描述月光照耀下的山谷和千年老藤,勾勒出一幅宁静而神秘的画面。
《宿伏虎寺》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还表达了他对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