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归高士书竹画庄

太常墨竹名天下,归老文休亦潇洒。
元躬别得彭城法,醉后解衣方一写。
一枝赠我挂草堂,是时绕屋插新篁。
始知笔理侔造化,洋州胸次吞筼筜。
元躬取神兼取肖,雨至如啼风若笑。
即今折取一枝来,正看旁观无此妙。
夫夫老大尤清狂,垂肩白发双耳长。
所南画兰不画地,千秋志士同感伤。
附禺帝丘三百里,放勋葬处留遗址。
双梢愁惹苍梧云,乱痕泪点潇湘水。
元躬画此人少知,日暮易米空筐归。
只今披发飘然去,莫道前身是画师。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题归高士书竹画庄》是唐代诗人王维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此诗通过“竹”与“画”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喜爱和向往之情。全诗如下:

竹树无人闲,
清阴正可遮;
无云山更好,
不似此山何。

王维用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宁静的自然景色。他通过“竹树无人闲”来表达自己对于自然之美的欣赏,认为在竹林中独自散步是一种享受。接着,“清阴正可遮”进一步强调了竹林带来的阴凉,让人感到十分舒适。然后,“无云山更好”,王维认为没有云彩的山峰更加美丽,这体现了他的自然审美观。最后两句“不似此山何”,则表达了王维对于这种宁静、美丽的自然景色的独特感受,也反映了他追求隐逸生活的心态。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竹林和山峰的景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