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常墨竹名天下,归老文休亦潇洒。
元躬别得彭城法,醉后解衣方一写。
一枝赠我挂草堂,是时绕屋插新篁。
始知笔理侔造化,洋州胸次吞筼筜。
元躬取神兼取肖,雨至如啼风若笑。
即今折取一枝来,正看旁观无此妙。
夫夫老大尤清狂,垂肩白发双耳长。
所南画兰不画地,千秋志士同感伤。
附禺帝丘三百里,放勋葬处留遗址。
双梢愁惹苍梧云,乱痕泪点潇湘水。
元躬画此人少知,日暮易米空筐归。
只今披发飘然去,莫道前身是画师。

这首诗是元躬的《题归高士书竹画庄》。下面是逐句翻译和赏析:

  1. 太常墨竹名天下,归老文休亦潇洒。
    【译文】:太常寺(皇家藏书之地)中的墨竹闻名于世,我虽已归隐生活但却依然洒脱不羁。
    【注释】:《太常》即指皇家的藏书之地。太常寺中的墨竹因质量高而闻名天下。“潇洒”意为洒脱不拘,不受拘束。

  2. 元躬别得彭城法,醉后解衣方一写。
    【译文】:元躬得到了彭城的绘画技法,醉酒之后解开衣襟才能创作出作品。
    【注释】:元躬(生卒年不详),北宋画家、诗人。彭城,今江苏徐州。法,技法或技巧。

  3. 一枝赠我挂草堂,是时绕屋插新篁。
    【译文】:他将一枝竹子赠给了我,我将它挂在草堂里,那时屋里到处都插满了新竹子。
    【注释】:草堂,古代文人雅士居住的地方,此处代指诗人住所。插新篁,即插竹。

  4. 始知笔理侔造化,洋州胸次吞筼筜。
    【译文】:我终于明白书画中描绘的笔墨技巧与大自然的造化相媲美,我的心胸像洋州一样能容纳各种事物。
    【注释】:洋州,地名,在今天的陕西洋县附近。这里比喻胸怀广阔。侔,同“摩”,比拟。筼筜(wěn dāng),一种树木。

  5. 元躬取神兼取肖,雨至如啼风若笑。
    【译文】:元躬在绘画中追求神似和形似的结合,当雨水来临时他笔下的竹叶就像哭泣又像欢笑。
    【注释】:神似和形似,都是指作品中对自然景物的模仿和再现。

  6. 即今折取一枝来,正看旁观无此妙。
    【译文】:现在就从他那里折下一枝竹子来,仔细观察就会发现这竹子的美是无法用旁观者的眼光看到的。
    【注释】:即今,现在。折取,即折枝。旁观,指旁观者。妙,这里形容竹子的美态独特、无法复制。

  7. 夫夫老大尤清狂,垂肩白发双耳长。
    【译文】:虽然我已经老了但是仍然保持着年轻时那种清狂的状态,头发已经垂肩,耳朵却很长。
    【注释】:夫夫,形容年老的样子。垂肩,形容发丝下垂到肩膀。双耳长,形容耳朵大。

  8. 所南画兰不画地,千秋志士同感伤。
    【译文】:我所画的兰花不画地面,那些有远大志向的人也会因此而感慨伤怀。
    【注释】:所南,即苏轼,宋代文学家、书画家。所画,指苏轼所画的画。不画地,意味着只画花而不画土壤。志士,这里指有抱负的人。感伤,表示内心受到触动而感到悲伤。

  9. 附禺帝丘三百里,放勋葬处留遗址。
    【译文】:皇帝的陵墓位于帝丘三百里之外,那是黄帝的坟墓。
    【注释】:附禺,指帝王的陵墓所在地。帝丘,即帝丘山,位于今河南濮阳市东。放勋,黄帝的字。

  10. 双梢愁惹苍梧云,乱痕泪点潇湘水。
    【译文】:双梢(竹节)上愁绪萦绕着苍梧山上的云彩,乱痕(竹枝)上滴落着潇湘江上的泪水。
    【注释】:双梢,指竹节。苍梧山,位于今湖南永州市零陵区。潇湘,湖南简称,潇指潇水、湘指湘水两条河流。潇湘水,即潇水和湘水。

  11. 元躬画此人少知,日暮易米空筐归。
    【译文】:我很少见到有人能够像元躬这样画出如此生动的作品,到了傍晚就只好空手回家去换米吃。
    【注释】:此人少知,即很少见过像元躬这样的人。日暮,天色将晚的意思。易米,换取粮食。空筐归,意思是空手回家。

  12. 只今披发飘然去,莫道前身是画师。
    【译文】:现在我决定放下一切,披头散发去追寻自己的梦想,不要以为我还是个画家。
    【注释】:披发,即散发,表示放弃世俗的束缚。飘然,形容人行动轻快自如。前身,过去的身份或职业。

整体赏析:
这首诗是元躬对友人归隐生活的赞美和对其艺术成就的认可。诗中通过对元躬绘画技艺的描述,展现了他对竹子和山水画的独特理解。同时,诗人也表达了自己对自由生活的追求和对艺术创作的热爱。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是一首具有较高艺术价值的诗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