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鱼子·雄县泛舟》是一首词,由龚翔麟创作。该作品描绘了作者在雄县泛舟时的感受和所见。以下是对该作品的介绍:
- 作者介绍:
- 龚翔麟,字天石,号蘅圃,浙江仁和(今杭州)人,清代诗人,官至陕西道监察御史。
- 作品背景:
- 龚翔麟曾在京畿、河南等地做官,可能出差时路过雄县,遂泛舟游览。
- 词的原文与解析:
- 厌征尘、马蹄得得,轻舟且漾前浦。无人来往湖天阔,转入芦花深处。风色暮。看蟹簖鱼标、不碍飞鸥鹭。绿杨倦舞。但密扫浮萍,低侵乱草,难挽夕阳驻。秋容好,想到江南归路。冷波一片烟雨。锁澜桥畔堪乘兴,况有采菱船女。
- 须记取。削白竹为扉、尽可移家住。相邀伴侣。载小榼香醪,花开陌上,缓缓唱歌去。:
- 厌征尘、马蹄得得,轻舟且漾前浦:厌倦了旅途的尘埃和马的奔跑声,轻快的小船在前方的水面上飘荡。
- 转入芦花深处:小船驶入芦花茂密的深处,环境显得更加幽静。
- 风色暮,看蟹簖鱼标、不碍飞鸥鹭:天色渐晚,可以看到渔民使用竹竿捕鱼,而水中的飞鸟和水鸟也不受干扰。
- 绿杨倦舞,但密扫浮萍,低侵乱草,难挽夕阳驻:杨柳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但水面上的浮萍和草丛都被清理干净,难以阻止太阳的西下。
- 秋容好,想到江南归路:美丽的秋景让人想起远方的家乡。
- 冷波一片烟雨:水面上的波纹如烟一样朦胧,增添了一份神秘感。
- 锁澜桥畔堪乘兴,况有采菱船女:在这样的景致中,可以尽情地畅游,尤其是看到采菱船上的女子们,更是增添了几分诗意。
- 词作鉴赏:
- 这首词通过描绘雄县泛舟时的景色和感受,展现了作者对自然风光的喜爱和对故乡的思念。
- 词中的“绿杨倦舞”形象地表达了杨柳随风摇曳的情景,给人以美的享受。
- 通过“难挽夕阳驻”,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同时也反映了他对家乡的深深眷恋。
- 文化意义:
- 该词不仅展示了龚翔麟的文学才华,还体现了清代文人对自然景观的审美情趣和文化追求。
- 现代价值:
- 在当今社会,人们越来越重视自然环境保护和文化遗产的保护,龚翔麟的这首词提醒我们要珍惜自然环境,保护文化遗产。
- 教育意义:
- 通过学习这首词,可以让学生们了解古代文人的思想情感,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
- 研究价值:
- 对于研究清代文学、历史和地理的人来说,这首词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还可以通过阅读相关的文献资料,进一步了解龚翔麟的其他作品和他所处的时代背景。这些信息将有助于更全面地理解龚翔麟的文学成就和他在历史上的作用。
《摸鱼子·雄县泛舟》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的词作,也是一首蕴含丰富文化内涵的作品。通过对它的学习和欣赏,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艺术的发展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