绮罗香 · 芸筑成同耕客赋

爱补荷衣,慵含鸡舌,只合与鸥为侣。一砚随身,贪看江南云树。拓小槛、蝶外飘花,辟斜径、燕边零雨。笑今番、移得春来,春光已到断魂处。
重墙青粉砑短,待种梧桐百尺,翠阴西护。石尽堪铺,须向乱山根取。喜连桷、仙李吟窗,共携插、杜蘅香圃。怕日长、正好支颐,软红催又去。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绮罗香·芸筑成同耕客赋》是清代诗人龚翔麟创作的一首古风词。以下是对这首作品的具体介绍:

  1. 作者介绍
  • 生平简介:龚翔麟(1658-1733),字天石,号蘅圃,浙江仁和人,清代副贡生,曾任陕西道监察御史等职。他的诗歌创作颇丰,如《田居诗稿》《红藕庄词》等。
  • 文学成就:龚翔麟的诗词在清代文坛上有一定的影响力,其作品风格清新脱俗,深受人们喜爱。他擅长运用自然景物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以景写情、情景交融是其作品中的一大特色。
  1. 诗歌原文与解析
  • 诗歌原文
    绮罗香·芸筑成同耕客赋
    爱补荷衣,慵含鸡舌,只合与鸥为侣。一砚随身,贪看江南云树。拓小槛、蝶外飘花,辟斜径、燕边零雨。笑今番、移得春来,春光已到断魂处。
    重墙青粉砑短,待种梧桐百尺,翠阴西护。石尽堪铺,须向乱山根取。喜连桷、仙李吟窗,共携插、杜蘅香圃。怕日长、正好支颐,软红催又去。
  • 诗句解析
    这首诗歌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位闲适的农人生活场景。”爱补荷衣,慵含鸡舌,只合与鸥为侣”表达了诗人对于田园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同时也展现了其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一砚随身,贪看江南云树”则描绘了诗人携带着文房四宝,陶醉于江南山水之中的情景。整体上,诗歌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震撼。
  1. 艺术特色
  • 意象运用:《绮罗香·芸筑成同耕客赋》中的意象丰富多样,如“江南云树”、“杜蘅香圃”等,都充满了诗意和画面感。这些意象不仅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也为读者提供了广阔的想象空间。
  • 韵律美感:诗歌在韵律上也非常考究,每一句话的平仄和押韵都经过精心安排,使得整首诗歌既有节奏感又富有音乐美。这种韵律上的美感使得诗歌更加悦耳动听,易于传唱。
  1. 历史背景
  • 历史脉络:清朝时期,社会经济逐渐恢复和发展,文人墨客纷纷涌现,形成了一个繁荣的文化氛围。龚翔麟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了这首诗,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真实面貌以及文人的精神风貌。
  • 时代特征:龚翔麟的作品体现了清初文人的审美情趣和价值取向。他们注重自然之美、人文之美的追求,将自然与人文融为一体,形成了独特的审美趣味。这种追求在当时社会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引领作用。
  1. 文化价值
  • 传承意义:作为清代诗词的代表之一,《绮罗香·芸筑成同耕客赋》在文学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它不仅展现了清代诗人的艺术才华和审美追求,也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通过对这些作品的研究和学习,可以更好地了解清代诗词的发展历程和文化内涵。
  • 思想启迪:诗歌中蕴含的思想情感和人生哲理同样值得我们深思。例如,诗人通过描绘田园生活的美好来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这启示我们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找到内心的平静和安宁。同时,诗歌中也反映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思考,提醒我们要关注社会问题并积极寻求解决之道。

《绮罗香·芸筑成同耕客赋》不仅是一首优美的词作,更是一部充满哲理和情感的作品。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成为了中国古代诗词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