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影 · 八月闻莺,值海棠复开

荻风橘市。甚引人晓蝶,春鹃情思。贴梗垂丝,叶已飘零,谁料花偏弄蕊。蔫然半坼如含笑,伴蘸水、芙蓉沉醉。怕老莺、乍得窥时,忘了送春香死。
细认浑疑梦醒,金铃旧护影,曾啄红觜。蓦过墙西,鸭脚浓阴,惯引双雏深避。重来已是林黄变,忍又见、粉零脂碎。折一枝、插向蛩疏,莫被冷霜憔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疏影·八月闻莺,值海棠复开》是清代诗人龚翔麟创作的一首词。下面将详细介绍此诗的作者、原文、创作背景及鉴赏:

  1. 作者简介
  • 龚翔麟:清代著名藏书家和文学家,字天石,号蘅圃,浙江仁和人,晚年自号田居。他不仅是一位学识渊博的学者,也是一位多才多艺的艺术家。
  1. 作品原文
  • 全文
    “荻风橘市。甚引人晓蝶,春鹃情思。贴梗垂丝,叶已飘零,谁料花偏弄蕊。蔫然半坼如含笑,伴蘸水、芙蓉沉醉。怕老莺、乍得窥时,忘了送春香死。细认浑疑梦醒,金铃旧护影,曾啄红觜。”
  • 白话译文:微风吹动着荻草和橘树,唤醒了春意盎然的气息。春日的蝴蝶在花间飞舞,仿佛带着春天的柔情。那些曾经翠绿的叶片已经凋零,唯有那盛开的花朵依旧娇艳。它仿佛含笑般半开半闭,似乎在与荷花共饮。唯恐被老鸦发现,忘记了把春天的气息送回人间。仔细辨认,才发现这一切如同梦境,原来金铃鸟还守护着它的倩影,曾用锐利的喙啄破了花瓣上的红色小嘴。”
  1. 创作背景
  • 历史背景:此诗作于清代乾隆年间,正值文人墨客活跃的时期。这一时期,社会相对稳定,文化艺术得到了空前的发展,诗词成为表达个人情感和社会理想的主要形式。
  • 作者背景:龚翔麟生于1658年,卒于1733年。作为一位杰出的藏书家和诗人,其一生致力于学术研究和文学创作,留下了大量的诗文作品。他的诗歌以其精湛的艺术技巧和深邃的思想内涵受到后人的高度评价。
  1. 作品赏析
  • 艺术特色: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作者对春天景色的热爱和对生命的感悟。诗句中运用了大量象征和比喻手法,如“贴梗垂丝”象征着生命的顽强,而“金铃旧护影”则寓意着美好事物的永恒。
  • 思想内涵:诗中的“晓蝶”、“春鹃”等意象不仅描绘了春天的景象,也隐含着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生命短暂的思考。整首诗表达了一种对自然美和生命意义的颂扬,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内心的平和与超脱。

《疏影 · 八月闻莺,值海棠复开》不仅是一篇优美的文学作品,也是龚翔麟艺术成就的集中体现。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深刻的思考,传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深刻洞察。对于喜爱古典诗词的人来说,这首诗无疑是一次难得的精神享受和艺术体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