击梧桐答独醉先生

幕府山容敛。逢一只、江上传书小雁。密密题缄启,麦光砑、细写长亭别怨。吴潮直接,楚尾通波,偏是相思人远。恨杀春三月,被杜宇燕尾,帘边催散。
西子湖堤,桃枝杖短。从此新声吟遍。结个藏书屋,独醉后、儿女灯前拂砚。不耐纤毫青李,宝泓浓蘸,但擘窠零乱。枕江沙、无穷秋色,扉竹休掩。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击梧桐答独醉先生》是清代诗人龚翔麟创作的一首词。这首词以其深刻的情感表达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在中国古典诗词中占有一席之地。下面对这首词的内容进行具体分析:

  1. 作者背景及创作动机
  • 作者介绍:龚翔麟是清代的杰出诗人,号蘅圃,浙江仁和(今杭州)人。他曾为清副贡生,后任陕西道监察御史,著有《田居诗稿》《红藕庄词》等作品。
  • 创作背景:此词的创作背景不详,但从诗中流露出的深沉感情来看,很可能是龚翔麟在特定时期因思乡、怀人而写下的。
  1. 词作原文
  • 幕府山容敛:词的开头以“幕府山”起兴,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略带忧郁的山景画面。
  • 逢一只、江上传书小雁:接着,词人通过“传书小雁”这一细节,展现了江南特有的春意和生机。
  • 密密题缄启,麦光砑、细写长亭别怨:描述了书信的内容,以及它带给人的离别之苦。
  • 吴潮直接,楚尾通波,偏是相思人远: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深切思念和对家乡的眷恋。
  • 恨杀春三月,被杜宇燕尾,帘边催散:表达了对春天的流逝感到无奈和悲哀。
  • 西子湖堤,桃枝杖短:描写了美丽的西湖景色,以及自己在这样的美景中感到孤寂的心情。
  • 从此新声吟遍:词人决心用诗歌来排解内心的忧愁。
  • 结个藏书屋:表达了自己想要建一个藏书室,以此来寄托自己的文学情怀和对知识的渴望。
  • 枕江沙、无穷秋色,扉竹休掩:描绘了秋天的江景,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喜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1. 词作鉴赏
  • 情感表达:这首词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对离别之苦的无奈之情。
  • 艺术特色:词中运用了许多象征和隐喻,如“吴潮直接,楚尾通波”,通过自然界的景象来暗喻人物的心情和命运。同时,词的语言清新脱俗,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震撼。
  • 文化价值:这首词不仅体现了龚翔麟的个人情感和生活态度,也反映了清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文化追求。它为我们了解当时的社会风貌提供了珍贵的资料。

可以得出以下几点结论:

  1. 《击梧桐答独醉先生》是一首具有深刻情感和丰富艺术表现力的词作,反映了作者的内心世界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2. 龚翔麟作为清代著名的诗人们之一,其作品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这首词就是其才华横溢的体现。
  3. 通过对这首词的学习与研究,不仅可以欣赏到龚翔麟的文学成就,还可以深入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美学理念和情感表达方式。
  4. 对于现代读者而言,这首词不仅是古代文化的传承,更是对现代人精神世界的触动和启迪,鼓励人们在快节奏的生活中寻找内心的平静与诗意。

《击梧桐答独醉先生》是一首充满深情的词作,它不仅展示了作者龚翔麟的才情和情感,也反映了清代文人的生活哲学和文化追求。这首词不仅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也是研究清代诗歌艺术的重要文献。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