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俗念耕客招同筜谷、皆山、山子、奕庵、鹿堂、远是,泛舟硖石

鱼天一片,浴鸳鸯千百、雨消波浅。藕未生钱蒲已绿,烟际翠篙徐点。蚕豆花繁,鸡桑叶少,古水烧香岸。双双钿朵,东西沿镜青断。
不用唤笛莺唇,茶仙词叟,尽自挥金碗。怎被衣香招步屧,又向桥根系缆。红友方浓,丝杨影外,早觉斜阳淡。钓人归矣,玉虫风里零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无俗念》是清代诗人龚翔麟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通过描写耕客泛舟硖石时的景致,反映了作者对自然风光的热爱和对简朴生活的向往。诗中不仅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画卷,还透露出作者内心的闲适与超脱。以下是关于《无俗念》的介绍:

  1. 作者简介:《无俗念》的作者是清代诗人龚翔麟。作为一位有着深厚文学造诣的诗人,龚翔麟的作品多以自然景物为题材,其作品往往蕴含了深厚的哲理和对人生境遇的思考。
  2. 诗作原文:诗中“鱼天一片”描绘了天空与水面相连的辽阔景象;“浴鸳鸯千百”则形象地描述了鸳鸯在水中畅游的和谐场景。这些细腻的笔触不仅展现了诗人高超的观察力,也体现了他对大自然的深情厚意。
  3. 词句注释:在翻译过程中,“藕未生钱蒲已绿”一句,可以译为“莲藕尚未长出钱币般大小的荷叶,而蒲草却已经泛着青绿色”。这样的翻译使得诗句更加贴近原意,同时也保留了诗意。
  4. 白话译文:整首诗以“鱼天一片,浴鸳鸯千百”开篇,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生动的景象。紧接着,“藕未生钱蒲已绿,烟际翠篙徐点”两句,则将读者的视角引向更为深远的空间和时间,展现了一幅水乡春色图。最后两句“蚕豆花繁,鸡桑叶少,古水烧香岸”则以简洁明快的笔触,勾勒出了一幅繁忙而又宁静的水乡生活图景,使人仿佛置身于那宁静的水乡之中。
  5. 创作背景: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诗人当时的生活环境有关。龚翔麟生活在清朝末年,这个时期社会动荡、战乱频发,人们常常感受到时代的变迁和世事的无常。在这样的背景下,诗人选择以自然景观为载体,表达了自己对简单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自然之美的赞美。
  6. 艺术特色:《无俗念》的艺术特色在于其语言的简练、意境的深远以及情感的真挚。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诗人成功地传达了自己的情感和思想。同时,诗中运用了许多象征和隐喻手法,如“鱼天一片”中的“鱼天”象征着广阔的天地,而“雨消波浅”则暗示着自然界的和谐与平衡。
  7. 文化意义:从文化角度来看,《无俗念》不仅是一首诗,更是一种文化的象征。它反映了当时文人士大夫的生活状态和精神追求,即追求一种超脱世俗、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活方式。这种文化价值和历史意义使得《无俗念》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无俗念》不仅仅是一首诗,更是一种文化和历史的传承。它不仅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也反映了那个时代文人的精神世界和追求。对于喜爱诗歌的朋友来说,了解这首诗及其背后的故事,不仅能增加知识,还能从中感悟到更多人生的智慧和哲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