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发良乡

上马频倾惜别杯,蓟门西去亦悠哉。
地随督亢依山尽,河控桑干入塞来。
老去尚能持汉节,时清应不重边才。
冰霜渐迩君门远,东望长安首重回。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始发良乡》是清代诗人顾大申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及其背景:

  1. 作者简介
  • 顾大申,本名镛,字震雉,号见山,生于清顺治九年,卒于官,是一位多才多艺的文人,曾著有《河渠论》、《图经》,并参与疏通浏河、吴淞江等水利工程。
  1. 诗词原文
    上马频倾惜别杯,蓟门西去亦悠哉。
    地随督亢依山尽,河控桑乾入塞来。
    老去尚能持汉节,时清应不重边才。
    冰霜渐迩君门远,东望长安首重回。

  2. 诗意解析

  • 上马频倾惜别杯:描述了作者临行前频频举杯表达对友人的不舍与告别。
  • 蓟门西去亦悠哉:表达了对离开故乡的宁静和从容,同时也透露出一种对未知旅途的期待。
  • 地随督亢依山尽,河控桑乾入塞来:通过地理描写,勾勒出一幅壮阔的自然景观,同时也暗含了诗人对国家边疆的关怀。
  • 老去尚能持汉节:虽然年纪已高,但依然保持对汉节(古代官员所持之物,象征着官职)的坚守,体现了诗人的忠诚与尊严。
  • 冰霜渐迩君门远,东望长安首重回:表达了诗人对朝廷的向往,以及对家乡的思念,同时也透露出一种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1. 历史背景
  • 此诗创作于清顺治年间,那时的中国正处于社会动荡和政治变革之中。顾大申作为一位有志于政治和经济建设的官员,其作品中自然不乏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关注。

《始发良乡》不仅是一首诗作,更是一幅生动的历史画卷,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以及文人的情怀和抱负。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清代的文化和社会背景,以及文人的精神世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