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伯常中尉书却寄并示朱烈王太和二门人

岱云东浮日西晻,下有畸人事铅椠。
忽来青岛衔尺书,月入轩棂灯吐焰。
别子三年断音问,敝裘白发空冉冉。
引领常睎函谷关,停骖尚忆终南广。
濒行把酒送余去,重来何日当分陕。
腐儒衰老岂所望,感此深情刻琬琰。
担簦百舍不自量,可能再上三峰险。
君家贤甥与令嗣,舞雩归咏同曾点。
尚论千秋品并堪,以吾一日年犹忝。
期君且复慰离愁,勿向流光悲荏苒。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得伯常中尉书却寄并示朱烈王太和二门人》是清代著名诗人顾炎武所作。这首诗作于顾炎武游历太和门期间,通过描写收到得伯常中尉书信的情景,表达了作者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和对知识的追求。以下是关于这首诗的详细解读:

  1. 诗人介绍
  • 生平背景:顾炎武,字景初,号华阳散人,是明末清初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史学家。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曾游历四方,结交众多文人雅士。
  • 文学成就:在诗、文、史学领域均有卓越贡献。他的作品以其深刻的思想内容和精湛的艺术技巧著称,被后人广泛传颂。
  1. 作品解析
  • 诗歌形式:《得伯常中尉书却寄并示朱烈王太和二门人》为七言律诗,具有严格的格律要求,每句七个字,共四联,展现了古典诗歌的严谨之美。
  • 内容主旨:诗中的“岱云东浮日西暗,下有畸人事铅椠”描绘了作者收到书信的情境,而“忽来青鸟衔尺书,月入轩棂灯吐焰”则形象地展现了书信带来的惊喜与喜悦。
  • 艺术特色:顾炎武的诗作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善于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传达出诗人的情感和哲思,体现了中国古代诗歌的独特魅力。
  1. 社会影响
  • 文学地位:顾炎武的诗歌在当时和后世都受到了极高的评价,被视为中国古典诗歌的宝贵遗产。他的诗作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对后世的诗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文化传承:作为一位杰出的诗人,顾炎武不仅在文学领域有所建树,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崇高的道德情操也为后世所敬仰,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1. 艺术赏析
  • 意象运用:在这首诗中,顾炎武巧妙地运用了各种意象,如“岱云”、“青鸟”、“明月”等,这些意象不仅美化了诗歌的语言,还增添了诗意,使得整首诗歌更加生动和感人。
  • 情感表达:“别子三年断音问,敝裘白发空冉冉。”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于朋友的深切思念之情,以及自己年岁已高、时光易逝的无力感,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得伯常中尉书却寄并示朱烈王太和二门人》不仅是顾炎武诗歌创作的代表作品,也是中国古典诗词宝库中的瑰宝。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鉴赏,可以更好地理解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同时也能体会到古代文人的精神世界和艺术追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