岱云东浮日西晻,下有畸人事铅椠。
忽来青岛衔尺书,月入轩棂灯吐焰。
别子三年断音问,敝裘白发空冉冉。
引领常睎函谷关,停骖尚忆终南广。
濒行把酒送余去,重来何日当分陕。
腐儒衰老岂所望,感此深情刻琬琰。
担簦百舍不自量,可能再上三峰险。
君家贤甥与令嗣,舞雩归咏同曾点。
尚论千秋品并堪,以吾一日年犹忝。
期君且复慰离愁,勿向流光悲荏苒。
【注释】
岱云:指泰山。岱,泰山的别名;云,云雾,这里指泰山的峰峦。
东浮日西晻(ǎn):日出东方,天色渐暗。
青岛:古地名,在今山东胶州湾内,即今青岛市。
衔尺书:古人以书信为“寸纸”,所以称书信为“衔尺书”。
月入轩棂(líng)灯吐焰:月亮进入窗棂中,灯光也显得格外明亮,仿佛是月光从天而降,照进室内。
别子:离别儿子。
冉冉:慢慢悠悠的样子。
常睎(qǐ),远望。
函谷关:古代关隘名,在今陕西省渭南市南。这里是用典,指仕途的险阻。
停骖:驻马停车。
尚忆:还念记着。
重来:再次到来。
腐儒:迂腐的读书人。
刻琬琰(wǎn yǎn):雕刻精美如玉。琬,一种美石;琰,另一种美石。
担簦(shān):背着行囊。簦,竹制的伞状物,用来遮阳挡雨,也用作行囊。
百舍不自量:百步之内,自己都算不得长短。比喻行动缓慢。
三峰:指华山的北、东、西三座山峰。
君家:指作者的朋友家。贤甥:贤良的外甥,此处指朋友的儿子。令嗣:贤明的后代。
舞雩(yú):古代求雨的一种仪式,在水边举行祈求雨水降临的活动。
曾点: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弟子,以乐道著称。
尚论:仍能评论。
千秋:千年。
一日年:一年的寿命。
期君:希望你。
复慰:再一次慰藉。
离愁:离别时的忧愁。
【赏析】
这首诗写于诗人被贬官后,友人送书安慰的情景。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优美的比喻,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深深的思念之情。全诗情感真挚,意境优美,给人以美的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