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昔南朝地,常称北府雄。
六军多垒日,万国鼓鞞中。
听律音非吉,焚旗火乍红。
恐闻刘展乱,父老泣江东。
【注释】:
感事 其六:诗题。感,感慨、感叹之意;事,指时事或国事。
自昔南朝地:从古至今,指历史上的南朝时期(公元420年-589年)。南朝包括宋、齐、梁、陈四个朝代,它们先后存在于长江下游和长江流域以南地区。
常称北府雄:常被称赞为英勇善战的地方,北府是南朝刘宋时期的军事重镇,在今江苏南京附近。
六军多垒日:意思是说军队驻扎得密集,军营里到处是壁垒。
万国鼓鞞中:意味着四面八方都传来了战争的鼓声和号角声。鞞,是一种打击乐器。
听律音非吉:听着军中的乐章,感觉到其中的旋律并不吉祥。
焚旗火乍红:烧掉战旗,看到火焰乍然变红。
恐闻刘展乱:恐怕听到刘展叛乱的消息。刘展是南朝时期的一个将领,因反叛被杀。
父老泣江东:想到家乡江东的父老乡亲们也会因此而伤心哭泣。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对历史上南朝时期军事生活的感慨之作。诗人通过对比昔日的辉煌与现在的混乱,表达了对于战争的厌恶以及对于和平的向往。
首联“自昔南朝地,常称北府雄”,诗人首先指出自古以来的南朝之地,就常被誉为北府的雄壮之处。这里的“北府”指的是北府兵,是南朝刘宋时期的一种精锐部队。诗人通过这样的开头,引出了对历史的回忆和对未来的担忧。
颔联“六军多垒日,万国鼓鞞中”,进一步描绘了当时军队的布阵情况。这里“六军”指的是皇帝的军队,而“万国”则可能是指周边其他国家的军队。诗人通过对这种紧张局势的描写,展现了那个时代的战争气息。
颈联“听律音非吉,焚旗火乍红”,诗人转而对军队中的乐章表示出不满。他认为这些乐章虽然听起来很庄重,但却不是吉祥之音,反而让人感到不安。同时,他也注意到了士兵们焚烧战旗的场景,看到了火焰乍然变红的情景。这进一步加深了他对于战争的厌恶之情。
尾联“恐闻刘展乱,父老泣江东”,诗人终于提到了他心中最关心的事情——刘展叛乱。他担心这样的消息会传遍四方,让那些远离家乡的父老乡亲们也会因此而伤心哭泣。诗人通过这样的描写,表达了他对家乡和人民的深深眷恋之情。
整首诗语言简练,情感深沉,既有对历史的回顾,也有对现实的忧虑。诗人通过对南朝时期军事生活的描绘,表达了对于战争的厌恶以及对和平的向往。同时,他的诗歌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值得我们细细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