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水塘边血作磷,正阳门外马生尘。
只应水月无新恨,且喜云山来故人。
晴腊无如今日好,闲游同是再生身。
自伤白发空流浪,一瓣香消泪满巾。
腊八日水草庵即事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腊八日水草庵即事》是一首反映清代诗人顾梦游对生活感悟的诗,由其创作于清初。以下是对这首诗的具体介绍:
作者简介:顾梦游(1599~1660),字与治,江宁(今江苏南江)人,一说吴江(今江苏苏州)人。他出身于一个有文化背景的家庭,崇祯十五年(1642)岁贡生,与黄道周、龚鼎孳、周亮工、冒襄、张风等相往来。
诗作原文:《腊八日水草庵即事》原文如下:清水塘边血作磷,正阳门外马生尘。只应水月无新恨,且喜云山来故人。晴腊无如今日好,闲游同是再生身。自伤白发空流浪,一瓣香消泪满巾。
诗歌鉴赏:这首诗通过描绘水草庵周围的自然景象和诗人内心的感受,表达了他对生活的感慨和对过往岁月的怀念。诗中“清水塘边血作磷,正阳门外马生尘”两句,生动地刻画了冬日里池塘和城门的景色,而“只应水月无新恨,且喜云山来故人”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平和与喜悦。
文学价值:顾梦游的这首诗不仅仅是对自然景观的描写,更是对人生经历的深刻反思。它反映了作者在特定历史背景下的生活状态和思想情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
《腊八日水草庵即事》不仅是一首诗,更是一种文化和历史的承载。它不仅记录了清代文人的生活和情感,也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社会风貌和文化特色。对于喜爱古典诗词的人来说,这首诗提供了一种穿越时空的阅读体验,同时也为理解那个时代的人文环境和历史变迁提供了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