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蛮 · 代友人惜别

子规叫破山花血。银屏香瘦兰衾热。芳草约裙齐。浓愁妒马蹄。
前溪从此渡。记取栖乌树。今夕定何年。人分月恰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菩萨蛮·代友人惜别》是北宋文学家苏轼所创作的一首词,作于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年)元月。下面将具体介绍这首词的内容:

  1. 作品原文
    斜阳幻作黄昏雨。
    天涯就是门前路。
    莫踏柳丝桥。
    柔肠一万条。
    花愁沽玉斝。
    回袂春星下。
    不惜褪归期。
    从头温别离。

  2. 词的赏析

  • 上片解析:《菩萨蛮·代友人惜别》上片通过“斜阳幻作黄昏雨”和“天涯就是门前路”等意象,营造出一种既虚幻又现实交织的氛围。这种描述不仅营造了一种离别的凄凉之感,还透露出诗人对友人未来道路的关切与不舍。“莫踏柳丝桥。”则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离别时的叮咛,希望他不要在即将离开时踏过那象征别离的柳丝桥。
  • 下片解析:下片中,诗人通过“花愁沽玉斝”和“回袂春星下”等形象,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既有对美好时光的留恋,也有对未来重逢的期盼。最后两句“不惜褪归期。从头温别离”则是诗人对友人深情的表达,他愿意让这份离别的痛苦暂时退去,以便在未来有机会重新团聚。
  1. 作者背景
  • 苏轼是北宋时期杰出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被后人誉为“文坛三巨头”之一。他的词作以其豪放派风格著称,展现了其独特的文学才华和深邃的情感世界。苏轼的词风豪迈而不失细腻,善于运用比兴手法,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观相结合,创造出许多经典之作。
  • 苏轼的一生充满了波澜壮阔的故事,他曾多次因政治原因被贬,但这些经历并未让他消沉,反而激发了他更加深入地思考人生和艺术。他的词作也常常反映出他对人生的感慨和对社会现实的批判,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菩萨蛮·代友人惜别》不仅展示了苏轼作为词人的卓越成就,也表达了他对友谊的珍视和对友人未来的关怀与祝福。这首词的艺术魅力在于其深刻的情感表达和精湛的文学技巧,值得读者细细品味与研究。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