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字令和纬绛云除夕

天涯蓬鬓,叹如流岁月、今年往矣。雪竹霜筠生事簿,小立穷交赤帜。尽典朝衫,难偿酒债。愁拨寒灰里。残书插架,炊烟一任迟起。
联袂韦曲花新,长杨莺到,乐事翻从此。老去风光原有数,生受玉河春水。马埒铜街,珠盘金谷,过眼人如寐。五湖烟月,潮回虾菜成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百字令·雨夜再送青笠叠纬云除夕韵》是明末清初诗人龚鼎孳创作的一首词。下面将从作者介绍、诗词原文、主题内容及艺术特色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

  1. 作者介绍
  • 个人背景:龚鼎孳,字孝升,号芝麓,生于明朝末年(1616年),卒于清朝初期(1673年)。作为江左三大家之一,他的文学成就备受认可。
  • 生平经历:龚鼎孳的一生颇具传奇色彩,他在明朝灭亡后投身政治,参与抗清活动,并最终成为清朝初期的重要文臣和诗人。其作品多反映出那个时代的文化和政治氛围。
  1. 诗词原文
  • 原文节选:《百字令·雨夜再送青笠叠纬云除夕韵》中的原文如下:“疏灯细雨,正客心萧瑟、秋行半矣。青眼高歌人乍别,谁向欢场夺帜。”
  • 译文解释:在这首诗中,龚鼎孳通过描绘雨夜送别的场景来表达自己的心情。他以细腻的笔触描述了雨夜的氛围和心情,以及与友人分别的情景。诗句“谁向欢场夺帜”可能暗指当时的政治斗争,表达了对世事变迁的感慨。
  1. 主题内容
  • 情感表达:龚鼎孳在这首词中表达了对友人离去的不舍和对友情的珍视。《百字令·雨夜再送青笠叠纬云除夕韵》通过对雨夜送别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失落。
  • 政治寓意:虽然这首诗主要反映了诗人个人的情感体验,但其中也隐含了对当时社会政治状况的隐喻。如“谁向欢场夺帜”可能暗指某些政治势力试图篡位夺权的情况。
  1. 艺术特色
  • 语言风格:龚鼎孳的词风豪放而不失婉约,他的作品中常常能够感受到一种深沉的情感和历史的沉痛。在这首《百字令》中,他巧妙地运用了自然景象与人的情感相结合的手法,使得整首诗歌既富有画面感又饱含哲理。
  • 文化内涵:龚鼎孳的词作不仅仅是文学作品,更是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通过对古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心理状态的反映,龚鼎孳的作品为后人提供了了解明清之际文人心态的重要窗口。

《百字令·雨夜再送青笠叠纬云除夕韵》不仅展示了龚鼎孳作为诗人的艺术造诣,也反映了那个时代的历史背景和文化特色。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人们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明代末年到清代初期的社会变迁及其对文人心理的影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