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李长吉上之回

上之回,七德舞。献泮宫,衅灵鼓。鲸观筑,狼胥封。销剑戟,铭鼎钟。
蚩尤旗卷天弧屈,文治武功光日月。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拟李长吉上之回”是清代顾书城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以豪放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壮丽而神秘的画面,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敬畏之情。下面是对该诗的介绍:

  1. 作者介绍:清•顾书城,清代诗人、书法家。作品广泛流传于世,被后人传颂。
  2. 诗句原文
    朱鹭奏,脱虎贲,掣鲸吼,尸禺血,夔鼙猩。伏波绩,燕然铭。铜柱天高高无路,石烂海枯乃许渡。
  3. 诗歌赏析
  • 开篇:“朱鹭奏,脱虎贲”,以生动的画面开篇,朱鹭(即丹顶鹤)振翅欲飞,脱下虎皮衣(象征着勇猛)。这两句通过动物的灵动表现了勇士们奋勇向前的气势。
  • 中段描写:“掣鲸吼,尸禺血”,描述战斗场景,鲸鱼怒吼,战士流血。这种强烈的对比和冲突展现了战争的残酷和英雄的悲壮。
  • 高潮:“伏波绩,燕然铭”,这里的“伏波绩”指的是东汉时期伏波将军的功绩,而“燕然铭”则是指刻在燕然山上的铭文。这两句表达了对英勇将士战绩的赞美,以及对他们不朽功勋的歌颂。
  • 结尾:“铜柱天高高无路,石烂海枯乃许渡”,以铜柱立于天地之上,象征坚固不移;而石烂海枯,方许过河。这既是一种对自然规律的敬畏,也是对人生道路艰难的警示,表达了诗人深沉的人生哲理。

《拟李长吉上之回》不仅是一首充满豪情壮志的诗歌,更是一首蕴含深刻哲理的作品,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生动描绘和对历史英雄事迹的描述,传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对自然的敬畏以及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