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珠帘本意

蒙蒙未许斜阳透。荡参差、一片縠纹微绉。闲煞小银钩,度困人长昼。看尽落花飞尽絮,任几处、莺声轻溜。依旧。此好景良辰,也能消瘦。
多少苦雨酸风,障游蜂不入,晴丝难逗。云晴曲房深,听辘轳银甃。隔住红灯花外影,清露下、香浓金兽。偏又。到月照流黄,夜凉时候。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珍珠帘本意》是清代诗人顾太清创作的一首七言诗。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情感,描绘了一个宁静美好的春日景象,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的深厚感情和独到见解。以下是对《珍珠帘本意》的具体介绍:

  1. 作者简介:顾太清(1799-1876),清代著名女词人,号南溪,晚号翠微居士。她出身于书香世家,祖籍无锡,自幼受到良好的文化熏陶。顾太清的一生经历了从宫廷贵妇到隐居山林的转变过程,她的作品多反映个人的情感体验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2. 作品原文:濛濛未许斜阳透。荡参差、一片縠纹微绉。闲煞小银钩,度困人长昼。看尽落花飞尽絮,任几处、莺声轻溜。依旧。此好景良辰,也能消瘦。多少苦雨酸风,障游蜂不入,晴丝难逗。
  3. 整体翻译:在这首诗中,顾太清用“濛濛”来形容夕阳的光线柔和而朦胧,给人以宁静的感觉。她的描写细腻且富有层次,通过“縠纹微绉”这样的形象描绘,让人仿佛能感受到水面波纹的美丽。诗人通过描绘落花、飞絮的景象,表达了对春天美景的喜爱和留恋,以及一种无法抗拒时间流逝的无奈。最后,她描述了风雨之中,蜜蜂难以接近的情景,反映了自然界中的某种脆弱和美丽。
  4. 创作背景: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与顾太清的个人经历有关。她曾在宫中担任过重要职务,后因不满宫廷生活的束缚选择出家为尼。出家之后,她更多地将精力投入到文学创作中,这首《珍珠帘本意》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完成的。通过这首诗,顾太清不仅表达了自己对自然美的热爱和追求,也体现了她作为一个女性在传统社会中的独特价值和个性。
  5. 名家点评:顾太清的诗歌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她的诗作风格独特,既有传统的韵味,又不乏新颖的见解。一些学者和评论家对她的作品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她能够巧妙地将个人情感融入自然景象的描绘中,创造出具有深度和广度的艺术境界。

顾太清的《珍珠帘本意》不仅展示了其精湛的诗歌技巧,也反映了她在人生道路上的心路历程。这首诗不仅是顾太清个人的写作成就,也是中国传统文化宝库中的珍贵瑰宝。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