玲珑四犯 · 自制凤凰衣萤灯

腐草为萤,爱几处辉辉,花底池畔。拍手儿童,争扑素罗纨扇。偏又巧入疏帘,暗度过、镜奁书案。点画屏、高下飞遍。比似柳花轻便。
练囊不为吟诗剪。慢兜来、冷光成片。一丸挂向纱帷里,留待更深看。最好梦乍回时,明灭影、残灯分焰。听小窗微雨,更不避,风吹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玲珑四犯·自制凤凰衣萤灯》是清代词人顾太清创作的一首词。这首词不仅体现了顾太清的文学造诣,也反映了其个人的生活情趣和审美追求。下面将详细探讨《玲珑四犯·自制凤凰衣萤灯》,从多个角度深入分析:

  1. 作者背景与创作动机
  • 作者介绍:《玲珑四犯·自制凤凰衣萤灯》的作者是清朝女词人顾太清,字子春,号太清,满族人,精于词学,尤重周邦彦、姜夔之作,致力于咏物、题画。其诗作亦多见流传,有《东海渔歌》《天游阁集》等作品。
  • 创作动机:顾太清在创作这首词时,很可能是受到自然景象的启发,如腐草化为萤火虫的自然现象,以及孩童们对这种奇妙现象的追逐和玩耍。通过这样的自然描写,表达了她对生活的观察和对美好事物的珍惜。
  1. 诗词原文及赏析
  • 诗词原文:《玲珑四犯·自制凤凰衣萤灯》的原文如下:腐草为萤,爱几处辉辉,花底池畔。拍手儿童,争扑素罗纨扇。偏又巧入疏帘,暗度过、镜奁书案。点画屏、高下飞遍。比似柳花轻便。练囊不为吟诗剪。慢兜来、冷光成片。一丸挂向纱帷里,留待更深看。最好梦乍回时,明灭影、残灯分焰。听小窗微雨,更不避,风吹乱。
  • 诗词赏析:顾太清的这首《玲珑四犯·自制凤凰衣萤灯》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其中“腐草为萤”一句生动地描绘了自然界的现象,同时也暗示了时间的流转和季节的变化。“一丸挂向纱帷里,留待更深看”更是表达了一种期待和憧憬,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触动。此外,这首词还体现了顾太清作为女性词人的细腻情感和深邃思考,展现了她独特的审美情趣和艺术才华。
  1. 艺术特色与技巧
  • 修辞手法:在《玲珑四犯·自制凤凰衣萤灯》中,顾太清运用了大量的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如“比似柳花轻便”和“练囊不为吟诗剪”,通过这些形象的比喻,使得整首词的画面感更加生动,增强了读者的阅读体验。
  • 情景交融:此词将自然景色与人的情感相结合,情景交融,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如“梦乍回时,明灭影、残灯分焰”等句子,既表现了夜深人静时的孤独感,也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向往。
  1. 文化价值与社会影响
  • 文化价值:《玲珑四犯·自制凤凰衣萤灯》不仅是一首文学作品,也是研究清代词坛的重要文献。通过对这首词的研究,可以更深入地了解顾太清的文学创作风格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 社会影响:顾太清作为满洲词人,其作品在当时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她的词风清新脱俗,善于捕捉生活中的细微之处,深受文人雅士的喜爱。同时,她的词作也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对于研究中国古代诗词文化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玲珑四犯·自制凤凰衣萤灯》不仅是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也是一部反映清代社会生活、人文风情的重要文献。它展示了顾太清独特的艺术天赋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同时也为后人提供了丰富的文学资源和美学享受。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