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 · 忆远,时蓉滨北游

雁泣西楼,天亦瘦、惨黄愁翠。难消受、长歌当哭,孤灯泻泪。典尽难留嫁日衣,醉来却喜书空字。问断肠、吟就是何题,长门句。
屏山静,炉香细。听不了,寒蛩砌。数离愁多少,撑天塞地。故国迷漫残照外,美人宛在潇湘里。坐闺中、对此可怜宵,人憔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满江红·忆远,时蓉滨北游》是清代诗人顾贞立的作品。此词以凄厉悲怆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在北方游历时的所见所感,表达了作者对故国之思、离别之痛和人生无常的感慨。以下将对这首词进行详细介绍:

  1. 词作背景
  • 作者介绍:顾贞立,清朝诗人,其作品多表现了对故乡的深情和对人生的感慨,这首《满江红·忆远,时蓉滨北游》便是其代表作之一。
  • 创作时间:此词创作于清康熙年间,反映了当时文人的生活状态和心境。
  1. 词句解析
  • 雁泣西楼:用雁鸣声来比喻诗人内心的哀伤,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
  • 天亦瘦、惨黄愁翠:形容天气阴沉,景色凄凉,增强了词中的悲凉气氛。
  • 长歌当哭,孤灯泻泪:通过“长歌”和“孤灯”这两个意象,传达了诗人孤独无助和悲痛欲绝的情感。
  • 典尽难留嫁日衣,醉来却喜书空字:描绘了诗人醉酒后的放纵与无拘无束,同时也反映了他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留恋。
  1. 艺术风格
  • 情感表达:此词以直抒胸臆的方式,将诗人的情感表现得淋漓尽致,既有豪放不羁的一面,也有深沉内敛的一面。
  • 意象运用:词中大量使用了自然景物作为象征,如雁鸣、西楼、天象等,这些意象共同构建了一个凄美而苍凉的艺术世界。
  • 语言特色:词的语言简练而富有韵味,既保持了古诗的古雅之美,又不乏新意,显示了作者较高的文学素养。
  1. 文化意义
  • 历史价值:这首词反映了清朝初期的社会状况以及文人的精神面貌,是研究那个时代的重要文献资料。
  • 情感共鸣:词中的许多情感经历与现代人有着共鸣之处,读者可以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找到自己的影子。
  • 审美体验:通过对这首词的阅读,读者可以感受到古人的审美情趣和精神追求,从而加深对传统文化的理解。
  1. 现实意义
  • 历史启示:这首词提醒现代人珍惜当下,不忘历史,同时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要有坚定的意志和积极的态度。
  • 情感教育: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处理个人情感,提升心理健康水平。
  • 文化交流:这首词作为中国古代诗词的一种,对于推广中华文化,尤其是诗词文化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满江红·忆远,时蓉滨北游》不仅是一首艺术性很高的词作,也是一首具有深刻思想内涵的作品。它不仅记录了作者的个人情感,也反映了当时的历史背景和社会风貌。通过对这首词的学习,不仅可以感受到古代文人的生活情态和精神世界,还能从中汲取到面对生活困境时的勇气和智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