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 · 三首,赠薛夫人

兰畹金荃,问佳句、有谁消得。除非是、沉香亭畔,一枝倾国。数载端详云鬓影,如今始傍牙签侧。想曾随、阿母理真仙,瑶台□。
浑不似,初相识。寒暄语,何须说。愿小年如昼,清谈竟日。无奈妒花窗外雨,催春去也催人别。笑归来、魂梦尚依依,重寻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满江红·三首,赠薛夫人》是一首充满情感与哲理的文学作品。下面将深入介绍其背景、作者、作品原文、文学价值以及其在文学史中的地位:

  1. 作者简介
  • 顾贞立:清代词人顾贞立(1689年—1735年以后),字无咎,号兰畹居士,江苏苏州人。《满江红·三首,赠薛夫人》是他的代表作之一。
  • 生平经历:顾贞立出身于书香门第,家学渊源。他在清初的词坛上占有一席之地,其词多抒发个人情怀,风格清新脱俗,对后世影响深远。
  1. 作品原文
  • 《满江红·其一》:兰畹金荃,问佳句、有谁消得。除非是、沉香亭畔,一枝倾国。数载端详云鬓影,如今始傍牙签侧。想曾随、阿母理真仙,瑶台 。浑不似,初相识 …
  • 《满江红·其二》:万斛愁思,谁织就、漫天风雨。难禁架、将归送别,遣怀无计。望去画楼烟树远,飞来险韵惊人句。
  • 《满江红·其三》:梦里香窝,常只在、绣窗朱户。最相宜、微风纤月,淡烟轻度。迟暮难酬香艳句,病魔隔断钿车路。
  1. 作品内容解析
  • 主题思想: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人物内心世界的深刻挖掘,表达了词人对于人生境遇、友情和爱情的感慨。
  • 语言艺术:词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比喻,如“梦里香窝”、“微风纤月”等,展现了作者高超的语言驾驭能力。
  • 情感表达:通过对比昔日与今日的不同境遇,反映了词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以及对美好记忆的怀念。
  1. 文学价值
  • 情感真挚:作品流露出浓厚的个人情感,真挚感人。
  • 意境优美:词中的自然景象与人文情感交织,构建出一幅幅美丽的画面。
  • 哲理深邃:通过对人生的思考,表达了深刻的哲学意味,引人深思。
  1. 历史地位
  • 文学贡献:顾贞立的《满江红·三首,赠薛夫人》在清代词坛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对后来的词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文化传承: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词在历史上承载着传递文化、反映时代的重要功能。
  • 审美典范:顾贞立的作品不仅是艺术的展现,也是审美观念的一个典范,对后世的文学创作有着积极的引导作用。

《满江红·三首,赠薛夫人》不仅仅是一首简单的诗词作品,它是顾贞立情感世界的缩影,是文人墨客心灵感悟的载体,是中国古典文学宝库中的璀璨明珠。通过对这首词的研究和欣赏,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古典文学的魅力及其在中国文化史上的重要地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