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家傲 · 浒溪桃

曲水平桥通宛转。船头响细春潮浅。小泊村扉争吠犬。人不见。落红如织渔罾眼。
橘刺藤梢随径剪。游丝醉拂东风软。薄暮酒旗青一展。衫袖卷。数钱曾识当垆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渔家傲·浒溪桃》是清代诗人顾贞观的作品。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天桃花盛开的田园美景,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作者对家乡和自然之美的深切怀念与赞美。以下是关于《渔家傲·浒溪桃》的介绍:

  1. 作品背景:此诗作于清乾隆年间,当时顾贞观正在江南游历。他通过这首《渔家傲·浒溪桃》,不仅抒发了自己对故乡的无限眷恋之情,同时也展示了其深厚的艺术造诣。这首诗不仅是对个人情感的抒发,也反映了当时社会文化背景下文人的生活状态及审美情趣。
  2. 诗歌原文
    曲水平桥通宛转。船头响细春潮浅。
    小泊村扉争吠犬。人不见。落红如织渔罾眼。
    橘刺藤梢随径剪。游丝醉拂东风软。
    薄暮酒旗斜向水,隔河一片桃花影。
  3. 诗意解析:《渔家傲·浒溪桃》中“曲水平桥通宛转”形象地描绘了桥梁曲折延伸,连接两岸的景象;“船头响细春潮浅”则捕捉到春水初涨时水面轻轻荡漾的声音,为读者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生动的氛围。“落红如织渔罾眼”中的“落红”指花瓣飘落,如同织成的美丽图案,而“渔罾眼”则是捕鱼者眼中映照出的桃花,体现了诗人对春天特有色彩的敏锐感受力。整首诗通过对春日景色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美好自然风光的热爱以及对于家乡的深深思念。

在欣赏顾贞观的《渔家傲·浒溪桃》时,可以感受到作者将自然界的美好与人的情感紧密结合在一起,使得这首诗不仅仅是一首单纯的自然诗篇,而是承载着丰富的情感与哲思。这种独特的艺术表现手法,使其成为中国古代诗歌宝库中的瑰宝。

《渔家傲·浒溪桃》不仅是顾贞观文学创作中的佳作,也是研究清代文学、特别是江南地方文化的珍贵资料。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鉴赏,人们不仅能够领略到中国古典诗词的魅力,也能更深入地理解古人的生活情境与内心世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