鹊踏枝 · 顾山山茶

花覆七楼红十里。遍数东南,此树曾无比。碧海扶桑差可拟,绿云稠叠丹霞绮。
叹息唐昌遗玉蕊。奕叶蟠根,今日能留几。一宿只园怀帝子,梦魂何处空烟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鹊踏枝·顾山山茶》是清代诗人顾贞观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作以其精湛的艺术手法,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独特的意境营造,在文学史上占据了重要的位置。下面将具体介绍这首诗的内容及背景:

  1. 作者简介
  • 顾贞观(1637年—1714年),字华峰,号梁汾,江苏无锡人。他是明末清初著名的文人、诗人、词人,同时也是一位杰出的外交家。顾贞观以其卓越的文学成就与政治智慧,被后世誉为“词家三绝”之一。他不仅是“词家三绝”的代表人物之一,还与纳兰性德、曹贞吉并称为“京华三绝”。同时,他也被赞誉为“词坛三杰”,其影响力横跨明清两代。
  1. 诗词原文
    花覆七楼红十里。遍数东南,此树曾无比。碧海扶桑差可拟,绿云稠叠丹霞绮。叹息唐昌遗玉蕊。奕叶蟠根,今日能留几。一宿只园怀帝子,梦魂何处空烟水。

  2. 内容解读

  • 首句描写:开篇即以“花覆七楼红十里”形容顾山山茶的繁盛景象,色彩绚丽,令人赏心悦目。
  • 对比烘托:通过“碧海扶桑差可拟”的描写,作者巧妙地将顾山山茶比作了遥远而美丽的大海和东方的扶桑,意在表达其在大自然中的卓越与独特。
  • 历史传承:“绿云稠叠丹霞绮”一句则进一步描绘了顾山山茶的繁密与美丽,如同天成的锦绣画卷,展现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 寓意深刻:诗句中的“叹息唐昌遗玉蕊”表达了对历史美好事物的怀念和惋惜,同时也暗含了对当前状况的感慨。
  • 现实寄托:最后的“奕叶蟠根,今日能留几”反映了作者对时光流逝和美好事物的珍惜,以及对现状的忧虑。
  • 梦境遐想:“一宿只园怀帝子”则描绘了诗人在夜晚静思时,对往昔岁月的追忆,以及对远方帝子的深情思念。
  • 虚无缥缈:“梦魂何处空烟水”则是对诗人情感世界的最终投射,表达了一种对理想与现实差距的无奈和迷茫。

《鹊踏枝·顾山山茶》不仅以其精湛的文字和丰富的情感吸引了众多读者,更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文化价值,成为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的经典。对于喜爱古典文学的朋友来说,这首诗无疑是一个不可多得的珍宝。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