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乡子 · 捣衣

嘹唳夜鸿惊。叶满阶除欲二更。一派西风吹不断,秋声。中有深闺万里情。
片石冷于冰。两袖霜华旋欲凝。今夜戍楼归梦里,分明。织手频呵带月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南乡子·捣衣》是清代词人纳兰性德的作品

在中国古代文学中,“捣衣”不仅仅是一个动作,它象征着一种深沉的情感与生活态度。纳兰性德的这首词便是这种情感的典型体现。《南乡子·捣衣》以秋霜无情打击鸳鸯瓦起头,描绘了一个主人公遥寄寒衣却又暗自神伤的场景,下片则描写了主人公“怯空房”的凄凉景况,以至“断肠”的愁苦之情。

词中的“捣衣”不仅是一种物理行为,更是一种情感寄托。通过“秋霜无情打击鸳鸯瓦”这一形象的描述,词人传达了一种对远方亲人的深深思念和牵挂。而主人公内心的孤独与无助,则通过“夜夜随君宿戍楼”等词句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表达。

从艺术角度来看,《南乡子·捣衣》的语言简洁却意蕴深远。词人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心理描写,使得整首词既有画面感,又充满了情感的张力。比如“霜叶满城头”这一句,通过“霜叶”这个意象,将深秋的寒冷和孤独的情感巧妙地融合在一起,给人以视觉和心灵的双重冲击。

从文化背景来看,《南乡子·捣衣》的创作背景也是十分丰富的。词人纳兰性德生活在清朝初期,这是一个封建礼教与家族观念极为重要的时期。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词人的生活状态和内心世界也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社会风气和个人情感。通过对这首词的阅读,读者能够感受到词人对家族、爱情以及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南乡子·捣衣》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的词作,更是一个时代、一个社会的缩影。通过这首词,读者可以深入了解到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家庭观念、男女情爱以及自然与人性的和谐统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