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作天涯别,驱车向北行。
牵衣儿女累,对榻弟兄情。
古树侵烟直,危堤接浪平。
拂尘题野店,字小恨分明。
京水驿题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京水驿题壁》是清代诗人顾翰创作的一首古诗,这首诗通过描绘旅途中的景象和感受,展现了作者对家人的牵挂以及与兄弟间的深厚情谊。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诗歌原文:又作天涯别,驱车向北行。牵衣儿女累,对榻弟兄情。古树侵烟直,危堤接浪平。拂尘题野店,字小恨分明。
创作背景:诗中的“又作天涯别”表明了这是作者又一次离开家乡、前往远方的情景。而“北行”则明确指出了目的地的方向。同时,“牵衣儿女累”反映了家人对远行者的担忧和不舍;“对榻弟兄情”则表达了兄弟间深厚的情感联系。这些描述共同构成了一幅别离与思念交织的画面。
艺术特色:《京水驿题壁》在艺术表现上具有一定的深度。通过对自然景物的刻画,如“古树侵烟直,危堤接浪平”,作者不仅描绘出一幅美丽的自然风光画卷,还借此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平和与宁静。而“字小恨分明”这一细节则揭示了诗人在面对生活琐事时所表现出的细致入微和情感深刻,这些都为诗歌增添了更多的艺术魅力。
情感寄托:《京水驿题壁》不仅是对个人情感的抒发,更是对家庭和亲情的深情寄托。诗中的每一句都充满了对家的思念和对亲人的关爱,这种情感的传递使得诗歌具有很强的感染力,能够触动读者的心灵。
文学价值:从文学角度来看,《京水驿题壁》作为清代诗歌的代表之一,其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具有较高的艺术水平和历史价值。它不仅仅是一首诗,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和历史的见证,让人们在品味诗词的同时,也能够感受到那个时代的生活气息和文化氛围。
《京水驿题壁》以其深刻的情感表达、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成为了中国古典诗歌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鉴赏,不仅能够更好地理解古代文学作品的精髓,还能够从中汲取到生活的哲理和精神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