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方借得一枝栖,云自相依鹤自随。
见月未忘禅在指,谈经想像佛低眉。
骚坛白雪容赓和,故国黄花怨别离。
参透乾坤同一粟,蒲团独坐夜深时。
客中寄本山诸友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客中寄本山诸友》是清代诗人了禅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下面将具体介绍这首诗的内容及其艺术特色:
诗歌原文:
上方借得一枝栖,云自相依鹤自随。
见月未忘禅在指,谈经想像佛低眉。
骚坛白雪容赓和,故国黄花怨别离。
参透乾坤同一粟,蒲团独坐夜深时。诗歌翻译:
在高高的天上借得一处栖息之地,白云缭绕与鹤相伴。
看到月亮的时候,我依然记得心中的禅意,仿佛佛陀的手指指引着我。
在诗坛上创作出如白雪般的高雅之作,与故国黄花一样让人感到遗憾和离别。
参悟到天地万物其实都是微不足道的,独自坐在蒲团上直到深夜。诗歌赏析:《客中寄本山诸友》是一首表达作者对禅理的领悟和对自然美景感慨的抒情诗。首联描绘了作者在高处的住所,以及与自然的和谐共存;颔联则通过月下参禅和想象中的佛陀之姿,展现了禅宗的修行境界;颈联表达了对故乡和故国的深情怀念;尾联则点明了诗人对宇宙万物平等观念的领悟,体现了其深刻的哲学思考。整首诗语言简练而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和禅理的描绘,传达了一种超脱物外的宁静和对生活本质的深刻理解。
诗歌背景:这首诗是清代诗人了禅的作品,了禅作为当时的杰出派诗人,以其精湛的艺术技巧和深邃的思想情感,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了禅的作品往往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和自然感悟,而《客中寄本山诸友》便是其中的代表之一。通过这首诗,不仅可以了解到清代诗词的风格特点,还能深入感受到那个时代文人的精神风貌和生活态度。
《客中寄本山诸友》不仅是一首诗歌作品,它还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价值,是研究清代诗词及佛教思想的重要文献资料。